RSS订阅

模型制备

青皮应用法致耗气破气法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2025年06月2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小鼠,昆明种,雌性或雄性,体重20~24g;大鼠,雌性或雄性,200~220g;药物:四花青皮煎剂。

2.造模方法

(1)小鼠:灌喂四花青皮煎剂,用药15天。

(2)大鼠:灌喂四花青皮煎剂,用药15天。

3.造模原理  采用破气苦降加饮食失节法,过劳加饮食失节法,劳倦加饥饿型大鼠脾虚模型。其理论是“脾虚忌下、降泄、破气”(《本草经疏》),“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形体劳倦则脾病”及“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虚乃伤”“劳倦伤脾”(《素问·本病论》),“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景岳全书》)。

4.造模后一般变化  动物出现蜷缩、眯眼、四肢无力呈匍匐状、动作迟缓、毛发枯、肌肉协调差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游泳耐力下降等症状,与造模型时间呈负相关。

5.造模后生化变化  D-木糖吸收率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变化不大。

6.造模后病理变化  观察舌扫描电镜像。结果显示,脾虚组与对照组比较,脾虚动物舌体丝状乳头角化上皮剥脱较明显,剥脱部位较高,丝状乳头表面纹理呈后移改变,同时细菌附着部位较低,细菌较暗,细菌间联系较疏松,幼年组动物舌丝状乳头表面比较光滑,角化上皮剥脱少,同时细菌附着部位向上延伸,细菌较亮,细菌间联系较紧密。

7.注意事项  除灌胃外,对各组小鼠均提供水及硬饲料,自由进食。灌胃技术要熟练。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