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自然衰老法致衰老性肾虚证模型(肾阳虚)

2025年08月2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昆明种C57BL/6J纯系小鼠;SD大鼠,雄性,4~5个月龄青年鼠,24月龄老龄鼠,雌性或雄性,老年前期(12月龄或18月龄),老年期(16月龄或24月龄);Wistar种,SD纯系大鼠,雌性或雄性,衰老早期(21~26月龄),衰老期(30~32月龄)。

2.造模方法  正常小鼠青年组(1~2月),大鼠(3~5月龄),老龄动物自然形成。20~25℃,通风及光照条件良好的环境中饲养。

3.造模原理  传统医学关于衰老的学说很多,其中肾虚衰老学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医学很早就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人体是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的,继而又随着肾气的逐渐衰退而转为衰老,最终死亡。《素问·上古天真论》写道: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这突出地说明肾的精气主宰着人类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的运行靠气的推动,气虚则推动无力。老年动物饮自然衰老其气必虚,而导致肾虚。

4.造模后一般变化  老年大鼠随着年龄的增大,弓背、少动、毛色枯黄等现象日趋明显。解剖所见,肝、肾、睾丸、脾等组织中,睾丸变化最大,青年大鼠睾丸色泽白而大;而老年大鼠睾丸色泽枯黄而特别小。青年大鼠的组织色泽红润弹性强,而老年大鼠的组织色泽黯淡脆软无弹性,如豆腐渣样。

5.造模后生化变化  大鼠各组织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 Ⅱ)活性变化比较(1000μ/mg蛋白):青年对照组的肝、肾、睾丸、脾分别为9.9±1.3、13.5±2.4、44.1±4.7、13.8±3.6;模型组分别为4.8±0.8、5.1±0.4、6.9±2.0、5.2±0.9。青年组与模型组比较成显著性差异。

6.造模后病理变化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甲细胞数增多,乙细胞减少。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细胞、促性腺激素LH细胞、FSH细胞减少,嫌色细胞增多。生殖器官萎缩退化,睾丸曲细精管缩小,边缘呈锯齿状,管腔内生殖上皮层次减少,曲细精管间结缔组织增多,间质细胞缩小,核浓缩,凝结,腺腔增大,出现大量分泌物。上皮细胞内山梨醇脱氢酶反应降低,卵巢中卵泡数量减小,黄体数减少,髓质血管稀小。结缔组织增生,间质纤维化。子宫内膜上皮退化,细胞核固缩,出现上皮鳞化,固有膜内细胞和腺体均明显减少,基底层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形成和发生玻璃样病变。胸腺萎缩,重量减轻,产生大量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淋巴细胞减少,线粒体变性,出现大量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培养液及Cotrosy刺激后皮质酮水平降低,脾脏重量、耐寒力降低。

7.注意事项  本实验饲养周期较长,故饲养时应精心细致,应由专人负责为好。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