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建立 F0 代 FOXN1 基因敲除兔嵌合体,以探究普通饲养环境免疫缺陷兔活体保种的方法。
  • 探索 CAST/ EiJ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易感的可能原因,分析 CAST/ EiJ 小鼠外周血和脾内的免 疫细胞表型,明确 CAST/ EiJ 小鼠的免疫细胞构成。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首次从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获得了完整的染色体序列。这些序列揭示了不同物种 Y 染色体之间的显著差异,显示了快速的进化,此外还揭示了大型类人猿(great ape)基因组中以前未研究过的区域。
  •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Martin Jastroch研究组揭示哺乳动物脂肪组织产热的两阶段演化。相关论文发表在2024年6月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开发大林姬鼠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丰富大林姬鼠遗传数据,为大林姬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 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
  • Nature Methods的报道“Detailed mapping of the complex fiber structure and white matter pathways of the chimpanzee brain”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资源,用于研究黑猩猩的WM结构连接。
  • 近日,广州实验室董骥团队、尚从平团队、北京师范大学王晓群团队和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礼标团队合作,在 Nature Genetics 期刊发表了题为:Complexin-1 enhances ultrasound neurotransmission in the mammalian auditory pathway 的研究论文。
  • 6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勇和王皓毅研究组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eterologous survey of 130 DNA transposons in human cells highlights their functional divergence and expands the genome engineering toolbox的研究论文。
  • 作为一只Cre工具鼠,我是基因工程的产物,专为科学研究而生。我体内携带的Cre重组酶基因,能与另一个伙伴的LoxP位点相互作用,构成Cre-LoxP系统的基础。在实验小鼠族群中,我的核心从业优势在于可以为时空特异性的基因操控需求赋能。
  • 5月29日Nature报道的研究“The sex of organ geometry”提出,器官的形状和它们相邻的关系背后有一定的逻辑。通过对大量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体积扫描,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来量化器官形状、位置及个体间变异的三维特征。研究发现,器官的形状及其相对排列在两性间存在一致性但有所不同,并且还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器官相邻关…
  • 建立肝特异性 Rbp4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探索肝特异性 Rbp4 基因缺失对糖代谢的影 响。
  • 建立一种核定位人源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转基因小鼠,并探究人源 α⁃syn 核输 入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 本文件是由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兽医工作人员设计的狨猴麻醉指导原则,旨在提供一般建议。这并不意味着它包含了适用于狨猴的所有可能药物组合的详尽列表。具体的麻醉方案应根据特定情况和研究需求与所在机构的兽医合作制定。
  •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耿教授团队(王鹏程为第一作者)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ANT2 functions as a translocon for mitochondrial cross-membrane translocation of RNA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巧妙的生化体系,成功鉴定出首个哺乳动物线粒体RNA转运蛋白——ANT2,并且揭示了ANT2对mt-dsRNA触发的先天免疫的调控作用。
  • 5月16日,赛业生物肿瘤药效研究高级科学家于婧博士为大家主讲「全免疫系统重建小鼠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线上课程,以下为本次直播常见问题汇总与解答。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共3009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