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近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解开了步氏巨猿的绝灭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自然》(Nature)上。研究表明,在29.5~21.5万年前,正是对摄食行为和食物偏好的执着,导致步氏巨猿在面对环境改变时显得脆弱无比,并锁定了走向绝灭的命运。
  • 当地时间11日,英国动植物卫生局表示,其专家在亚南极地区南乔治亚岛的海豹和其他动物身上发现了禽流感病毒,科学家担心其对南极野生动物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 本文回顾了百余年来国外实验大鼠资 源培育、保存和开发历程,为我国更好地收集、分享和利用实验大鼠资源提供借鉴。
  • 腹泻是实验猕猴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中,有很多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Idiopathic Chronic Diarrhea, ICD)和难以治愈的腹泻会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人道终点考量或评估。
  •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哲、李加琪团队与国内外多个团队合作在猪基因组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整理出猪迄今最大规模的转录组大数据集,构建了多组织遗传调控效应图谱。1月4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 实验动物过敏(LAA)是实验动物研究机构工作人员的常见疾病,实验动物过敏会对人员的健康、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验动物设施中,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动物而暴露于过敏原,是机构职业健康和安全计划的重要关注点。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所主任Asifa Akhtar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12月7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SL2 ensures biallelic gene expression in mammals”。
  • 近几年,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设施将环境样本PCR检测(Environmental Health Monitoring, EHM)作为哨兵鼠方案的补充或替代方案,以便更及时灵敏地监测动物(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携带状况。我国也有少数设施采取这种监测方案。该方案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还减少了动物使用数量,同时在哨兵鼠设置和饲养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得到了节省。…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在分子水平上对哺乳动物大脑的数千种不同细胞类型进行分类和绘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研究了哺乳动物的大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2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lecularly defined and spatially resolved cell atlas of the whole mouse brain”。
  • 日本东京都会医学科学研究所Minoru Saitoe研究组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果蝇的厌恶学习过程中传递负效信息。相关论文于2023年12月1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Gwendalyn J. Randolph团队发现,人类浆膜腔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小鼠体内有对应的细胞,而且在不同物种之间分布不同。2023年12月15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 近期,人们发现小鼠体内一种小RNA分子在基因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研究人员发现的新一类调节RNA中首个被识别出的RNA分子。
  • 国际脑科学计划-细胞普查联盟(BICCN)近日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全面详细的小鼠完整大脑细胞类型的特性描述和分类,对大脑的结构和组织以及单个脑细胞和神经回路的功能提供了见解,也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大脑的发育和演化提供了一项工具,包括不同类型细胞的组织可能如何造成神经系统疾病。这一系列研究发表于《自然》。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题为“Novel Ozark Orthohantavirus in Hispid Cotton Rats (Sigmodon hispidus), Arkansas, US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肯色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其属于从啮齿类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病毒家族,其中一些病毒会引起致死性的心肺疾病。
  • 在某些种属中,社会不相容性具有性别偏好,例如雄性小鼠通常更容易有攻击性。为了减少上述伤害事件的发生,应仔细监测群养条件下动物间的社会稳定性,如果发现存在严重或长期攻击行为,不相容的个体需要分开饲养。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共3013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