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水生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水生动物
  •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通过对斑马鱼的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成像分析技术——超光谱矢量分析技术(Hyper Spectral Phasor analysis,HySP),该技术能有效过滤对真正信号的干扰情况,甚至是在信号极其微弱的情况下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发表于Nature Methods上。
  • 年前,由浙江省药品化妆品审评中心、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民生( 天津) 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在《中国新药杂志》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以斑马鱼为模型,考察了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用乳剂与水针剂静脉注射给药的骨髓毒性和肠道毒性情况,为临床前评估提供了支持。
  • 世界上最大、最致命的湍流也是生命孕育的摇篮。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当其在距今约500万年前形成后,非洲刚果河的下游可能孕育了若干种新鱼类物种,这里仅有320公里的河段中承载着相当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量5倍的水源。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的细胞类型在其他细胞之间的通信中发挥着一种独特的作用。他们证实这种被称作巨噬细胞的细胞能够传递非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2月16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acrophage relay for long-distance signaling during postem…
  • 新华社济南2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萧海川)蓝色的世界、嗡嗡作响的机器、不时出现的人影……湖蓝色的塑料鱼缸里,七八条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弋,不时停下来盯着外面的世界。看见人影走近,有的小鱼开始在鱼缸里打转,有的则依旧悠然地游来游去。
  • 缅甸北部地区是世界上最缺乏研究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物种丰富度极高。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组作为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Southeast Asia Biod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SEABRI)的核心团队之一,在陈小勇研究员的带领下,已在缅甸完成了多次水生生物多样性考察。
  • 最近,来自普林斯顿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了一份研究论文,报告了他们在病毒侵染细胞过程中的新发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戊肝病毒的新疗法。在戊肝病毒侵染细胞周期中,一种名为Viroporin的蛋白在感染病毒的细胞释放成熟病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蛋白能够在细胞膜表面打孔,从而使已经组装成熟的新病毒释放出细胞,并进一步侵染…
  • 这是为医疗设备制造商和生物材料研究人员开发的一项新方案,借以筛选塑料、复合材料和聚合物的毒性。此方案应用的模型是斑马鱼(Danio rerio),由于其胚胎的透明性和强发育能力而广泛被用于药物开发研究。
  • 水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水质则始终是公共卫生当局关注的焦点,因为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EDC)。
  • 在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中,通过Tol2转座子介导的插入突变,筛选到了一批组织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斑马鱼品系。其中一个品系Tol2:20141221t的GFP在神经系统中表达,但还没有鉴定到Tol2转座子插入到基因组什么位置,造成了哪个基因的突变。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就是对这一由Tol2转座子插入诱导的斑马鱼突变品系进行鉴定。
  • 来自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珊瑚礁研究ARC卓越中心的Mike Kingsford教授想要知道为什么泗水玫瑰鱼宝宝,永远能够在夜晚找到回家的路。于是他与来自德国的同事一起研究这种只有手指大小的生物。
  • 日前,科学家首次对海马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发现它的进化速度已经超越了至今为止其它任何种类的硬骨鱼。
  • 来自俄勒冈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期研究发现斑马鱼内脏中的蛋白质有促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在幼鱼阶段,这种蛋白质可以促进胰腺中的β细胞繁殖。
  •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主导并于12月9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研究指出,物种进化正试图拯救一些城市鱼类避免人为环境产生的致命伤害。
  • 斑马鱼是一类被广泛用于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通过该生物体也有了许多关于脊椎动物发育的重要发现。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有很多有利的属性:胚胎小而透明、成鱼便宜并易于维持、发育迅速并且大量繁殖。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共807篇文章/共54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