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水生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水生动物
  • 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低表达对肝癌细胞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以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研究klf6基因沉默对肝脏发育的作用。
  • 近期,一篇发表在《NAT NANOTECHNOL》(影响因子35.27)的一篇文章做了这样一个研究。通过定义一些影响生物活性的进程和原理,细化一些安全稳定化合物的生产合成过程,进而可视化纳米医药与同源T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 近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和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联合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冬虫夏草对体内PM2.5超细颗粒物排出的影响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于2017年成功发表于《食品科技》杂志。
  • 几年前,一则“恐龙也会患牙病”的新闻成为各大网站的热搜。近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以斑马鱼幼鱼为模型首次模拟了人类乳牙患氟斑牙的过程,证实鱼也能患牙病。
  • 科学家们以生活在温哥华的湖泊和溪流中的一种小鱼,即三刺鱼(threespine stickleback),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了三刺鱼两种生态型的种群:一群生活在湖泊中,另一群则位于相邻的溪流。
  • 使用转基因斑马鱼,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近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确定了围绕脑膜血管的孤立壁壁淋巴内皮细胞群。Neil I Bower研究组发现的这些数据确定了建立正常脑膜血液血管系统所必需的淋巴谱系和发育机制,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 本文针对某试验中心裸项栉鰕虎鱼突然发病、死亡率近100%的突发事件,对其病鱼进行病原分析的部分实验结果进行报道。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团队在改造有机铜农药方面取得新突破,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且具有显着活性的新型大分子铜制剂——壳聚糖席夫碱铜复合物,部分样品在低浓度下(200ppm)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可达100%,远高于市售产品噻菌铜等铜制剂。相关研究成果在高分子科学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
  • 斑马鱼(Danio rerio)是研究脊椎动物生物学的有力模式生物,通过标记了先天免疫细胞的转基因品系斑马鱼可以完成不同阶段的调节炎症反应机制的体内研究。而且,其幼体透明、体积小、生殖力高,因此也特别适用于高通量化学遗传筛选中的药物发现,很多学者利用这种独特的全生物方法做了多个成功的案例(Hall et al.,2014; North et al.,2007; …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可以作为人类和动物模型中微生物群落的生态过滤器。通过记录斑马鱼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可以发现,21 dpf后,尽管养殖条件和饮食水平不变,微生物群组成还是发生了重大变化。
  • 近期,悉尼大学的学者就通过了一个小小的测试来证明肥胖诱导的肌肉代谢和收缩表型的变化是否可以通过体重减轻而逆转,该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ey of Obesity上。
  • 4月17日,上海海洋大学宣布,由该校与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复方甲霜灵粉(美婷),被农业部核准为四类新兽药。这是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第一个化学类新兽药,它填补了世界各国在孔雀石绿禁用后长期无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的空白,为解决孔雀石绿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 章鱼、鱿鱼和乌贼经常并不严格地遵循其DNA中的遗传指令,相反,它们利用酶清除RNA中的特定碱基A(腺苷),并且利用一种不同的碱基I(肌苷)替代它们。大多数动物很少使用这种被称作RNA编辑的过程重新编码蛋白,但章鱼等头足类动物在一半以上的转录基因中编辑RNA。在一项新研究中,当研究人员定量和描述头足类动物的这种RNA编辑程度时,发现这…
  • 水蛭看起来也许很“草根”,但它的食血性与能够止痛的唾液却被当做有效工具用于全世界的医疗行业中。而且,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黏滑的吸管能够为人类提供另一项服务:帮助科学家追踪那些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稀有动物的健康情况。
  • 一条鱼从畅游在开阔水面进化成洞穴寄居者需要多长时间?一项新研究显示,只要几千年。科学家曾认为冰河时代,北欧被冰川覆盖,从而阻止鱼类“殖民”该大陆的洞穴。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共807篇文章/共54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