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 近日,德国汉诺威医学院 Robert Zweigerdt 团队等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el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Blood-generating heart-forming organoids recapitulate co-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aematopoietic system and the embryonic hear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成功构建了可生成血液的心脏类器官。
  • 今日,纽约大学Langone健康中心宣布,一名女性患者在接受基因编辑改造的猪肾移植手术后,停止接受透析,并且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已经获准出院。新闻稿指出,这项手术标志着在解决器官供应危机领域又一项备受瞩目的突破。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大肠杆菌以及一种可以感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的运动规律展开研究,发现宿主细菌特定的运动可能抑制病毒传播。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Parag Kundu与合作者研究发现,怀孕期间肠道微生物组成对后代干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有长期影响。他们用常见的肠道微生物治疗怀孕小鼠,发现其后代在大脑和肠道中都有更多活跃的干细胞,且其后代也不会那么焦虑,并能从结肠炎中恢复得更快,这些差异在10个月大的时候仍然很明显。相关研究12月12日发表于《细…
  •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杜学敏研究员团队,在精准调控外泌体分泌的活性界面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 ferroelectric living interface for fine-tuned exosome secretion toward physiology-mimetic neurovascular remodeling”为题,发表在Cell Press旗下旗舰期刊Matter上。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李于、副研究员崔奥媛,联合天津科技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小分子化合物乳酸乙酯可通过抑制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合成,进而改善酒精相关性肝病(ALD)发生发展的作用与机制,为探索临床酒精相关性肝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12月11日,相关研究发表于《…
  • 中山学院曾园山教授、 附属第一医院许扬滨教授和朱昭炜副主任医师、附属第三医院何波副主任医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戈副研究员联合团队在坐骨神经缺损处移植PNT,结果表明,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PNT移植可以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组织结构恢复瘫痪后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这时空可能涉及诱发NT-3与受体TrkC细胞以及层黏连蛋白与受体整合素aVβ6轴突互…
  • 近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曹鹏实验室在《创新》(The innov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脑干阿片类肽能神经元调节小鼠的咳嗽反射”(Brainstem opioid peptidergic neurons regulate cough reflexes in mice)的研究论文。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团队报道了首个BRD4 BD2选择性抑制剂,可作为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候选药物。相关成果以“Discovery of the First BRD4 Second Bromodomain (BD2)-Selective Inhibitors”为题发表在药物化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团队与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团队联同合作者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环境下,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糖尿病护理》上。
  • 来自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和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机制,可能解释了长新冠(long COVID)患者的神经症状。他们指出,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在感染后可以在大脑保护层、脑膜以及头骨骨髓中存留长达四年之久。这种刺突蛋白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引发慢性炎症,并增加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陈小菁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成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海马空间认知功能的发育机制。
  •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谭云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上海2022年春季新冠疫情中,事先疫苗接种对奥密克戎 BA.2.2 亚系的宿主保护作用》(Host protection against Omicron BA.2.2 sublineages by prior vaccination in spring 2022 COVID-19 outbreak in Shanghai),研究分析了2…
  • 焦保卫团队过往总结文献认为(BBA Rev Cancer,2022,PMID: 36064121):EGFR抑制剂不敏感的机制主要与EGFR的降解受损有关。团队前期研究也发现了乳腺肿瘤中EGFR降解的一些重要调控因子(Adv Sci,2020,PMID: 32714745;Cancer Let,2021,PMID: 34023418),部分回答了乳腺癌对EGFR抑制剂不敏感的原因。事实上,无论 EGFR 是否突变,其降解…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洪登礼团队首次揭示了胚胎发育组织保护其干细胞基因组的机制,并证明该机制与发育疾病(如儿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将为进一步研究发育疾病的发病学和预防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指导;基于所揭示机制,研发可以预测和预防儿童白血病发生的试剂盒和药品。12月5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共3974篇文章/共265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