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2广州健康院揭示VL6-57轻链编码人群抗体促使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产生的…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广州医科大学和广州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ntibodies utilizing VL6-57 light chains target a convergent cryptic epitope on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nd potentially drive the genesis of Omicron variants”的研究论文。
-
2024-11-22茯苓杏仁甘草汤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探 讨 茯 苓 杏 仁 甘 草 汤 ( Fuling Xingren Gancao granule, FXG) 对 小 鼠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atherosclerosis,AS)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
2024-11-21单细胞基因造出多能干细胞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科学家利用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基因创造出一种多能干细胞,并使这些干细胞完全发育成小鼠,成功重写了“生命剧本”。
-
2024-11-21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疾病中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2024-11-20中医外治法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通路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报道,阐述以上通路与 RA 发病、防治的关系,并总 结中医外治法调控以上信号通路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选用中医外治法为治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2024-11-19碱基编辑安全性新发现: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引发染色体脱靶结构变异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怡迪研究组、周昌阳研究组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研究组等合作,在 Genome 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Adenine base editors induce off-target structure variations in mouse embryos and primary human T cells 的研究论文。
-
2024-11-19基于嘌呤能受体P2X7R的痛风性关节炎病理研究观察冰水泳浴对痛风大鼠模型病理变化的影响并探究其中 P2X7R 的调控机制。
-
2024-11-18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在小鼠模型中发现前列腺中间态细胞的身份和命运决定机制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组等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题为JAK/STAT signaling maintains an intermediate cell population during prostate basal cell fate determination的研究成果。
-
2024-11-18铜代谢异常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在本综述中,我们通过研究铜代谢异常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病理作用的机制,描述铜发挥其毒性的分子代谢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作用 机制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和帮助。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 劫持了三种重要的抑制了补体系统活性的宿主蛋白——CD55、CD59和H因子。这大大损害了病毒清除能力,可能会影响SARS-CoV-2急性感染和 COVID-19 后遗症的进程。
-
2024-11-15IJMS 靶向抑制ELK1/MTOR/S6K1信号通路有望逆转肺癌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预后较差。EGFR-TKI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手段,具有显著抗肿瘤效果,但许多患者最终会发展出对EGFR-TKIs的获得性耐药,导致肿瘤复发、治疗失败和生存期缩短。
-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其特征是预后较差,晚期诊断时往往失去手术机会。探索NSCLC的新治疗靶点和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学科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平顶猴宿主限制因子TRIM5ɑ与CypA发生融合,TRIMCyp蛋白丧失了限制HIV-1复制的功能,从而阐明了平顶猴易感HIV-1的分子机制(Liao CH et al, 2007, AIDS; Kuang YQ et al, 2009, Retrovirology)。
-
2024-11-11千金藤碱抗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研究获新进展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团队曾振灵教授和陈建新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洲猪瘟专项等的资助下,发现天然活性物质千金藤碱对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研究者通过分析TCGA-HNSCC数据库发现HNSCC肿瘤组织中PFKP表达升高,与患者的低生存率相关。后续对HNSCC肿瘤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IHC)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结果均显示肿瘤组织中PFK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此外,与人正常口腔上皮细胞(NOK)相比,人HNSCC细胞(CAL27、LIU-LSC-1、TU212)中PFKP的表达水平更高。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