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 7月25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曾木圣、副研究员孙聪团队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华团队合作,首次发现桥粒芯胶黏蛋白2(DSC2)可以介导EB病毒(EBV)感染非人源细胞系,为后续构建感染EBV动物模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靶点。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团队提出新的策略——将天然渗透调节剂依克多因作为保护剂应用于牛乳源细胞外囊泡(mEVs)的冻干处理,并对冻干后mEVs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将冻干mEVs应用于干眼病治疗研究。
  • 本文旨在推动类器官共培养技术 的创新与发展,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
  •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SARS-CoV-2 induces 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 amyloid-β pathology in ex vivo human retinal explants and retinal organoids”,由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完成。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或会诱导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病理变化,为理解新冠后遗症提供了新视角。
  • 本文对艾灸治疗骨相关疾病 的炎性反应进行了回顾。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毛炳宇、盛能印与福建医科大学陶武成团队深入合作,基于前脑兴奋性神经元特异性敲除ZC4H2基因构建相关智力障碍的小鼠疾病模型,发现ZC4H2作为突触后定位分子,在兴奋性突触后形成分子调控网络,参与调节AMPA受体蛋白稳定性和和突触定位表达,其缺失引发大脑认知功能紊乱。
  • 本文通过梳理纹状体异常时空发育参与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 究指明方向。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教授岳锐课题组联合海南医科大学教授邹卫国课题组,首次发现了对力学刺激敏感的Procr+软骨干细胞,并证明其不仅对关节软骨稳态维持至关重要,而且在关节损伤后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再生,有望成为治疗骨性关节炎等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新一代种子细胞。相关研究7月21日发表于《细胞》。
  • 本文旨在为广大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同行,在 分析药品降压物质检查过程中出现OOS的原因时,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 本文系统 综述了黄芩苷的药理作用,深入解析 OS 与 DN 的相互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黄芩苷通过 Nrf2 信号通路抗 OS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黄芩苷抗氧化应激调控 DA 系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和分子机制 提供理论参考。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召兵团队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ei Hong团队,揭示了MERS-E蛋白作为离子通道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属性,为靶向病毒离子通道的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 NOS 在 A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将为临床预防与治疗 AD 提供新靶点。
  • 7月15日,生命科学学院院邝栋明教授、魏瑗副教授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合多队列临床样本、多组学分析与小鼠模型,系统阐明了葡萄糖剥夺如何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塑造肺部促转移的免疫微环境,为肿瘤代谢与免疫互作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 研究加味四妙散通过微小 RNA-146a(microRNA-146a, miR-146a) 调控 Toll 样受体 4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 核因子-κB (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信号通路对尿酸钠( monosodium urate, MSU)晶体诱导的 RAW264. 7 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
  • 本文从 MMPs 激活 与 IADE 发生发展、MMPs 激活与正性重构引起 IADE 的相关性、血流动力学改变、MMPs 激活与 IADE 关系、 IADE 临床相关疾病与 MMPs 的关系 4 个方面对 MMPs 促进 IADE 的可能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为有效防治 IADE 提供更多潜在的治疗靶点。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3974篇文章/共265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