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3肿瘤生长的“加速器”:SIX1磷酸化如何调控糖酵解和肿瘤行为近日,由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叶棋浓教授为通讯作者,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林艳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玲以及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系袁斌教授等为共同第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SIX1蛋白磷酸化在调节糖代谢重编程和肿瘤促进作用中的…
-
2025-07-03EV71通过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诱导BALB/c乳鼠骨骼肌损伤观察 EV71 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 71, EV71)诱导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探讨 caspase-1/ IL-1β 信号通路在 EV71 诱导的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2025-07-03抑肝扶脾汤调控PKA╱PKC-CREB通路修复肠道屏障降低IBS敏感性的机制研究研究抑肝扶脾汤 ( Yigan Fupi decoction, YGFP ) 对肠易激综合征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改善作用,并从 PKA/ PKC-CREB 通路深入研究其修复肠道屏障降低 IBS 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
2025-07-02肾纤康调控Emp3╱Tgf-β╱Smad3信号通路改善肾纤维化的研究评估中药复方肾纤康对肾损伤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2025-07-02TRIM13在内质网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近年来,TRIM13 在内质网质量控制领域受到了广 泛的关注,本文将对 TRIM13 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TRIM13 在内质网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其 在疾病中的异常表达和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
2025-06-30皮肤细胞"逆生长":哈佛团队利用iPSC技术开启帕金森病自体细胞疗法的新范式帕金森病(PD)患者迎来曙光!哈佛医学院团队在《Cell Stem Cell》发表重磅研究,利用患者自身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巴胺神经元,成功通过临床前安全性与有效性验证,获FDA批准启动自体细胞治疗临床试验[1]。8名患者将于2025年接受1期临床试验,为逆转疾病进展带来新希望。
-
2025-06-30铁死亡介导急性白血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该综述综合分析发现药物通过调控铁死亡三大代谢途径的关键蛋白或因子干预脂 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来抑制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阐述了铁死亡在急性白血病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未来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2025-06-23RTN4IP1通过调控氨基酸转运蛋白的表达促进ESCC发生发展食管癌有两种主要亚型,即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C),其中ESCC占总病例的约90%。由于食管癌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往往在就诊时即已发展为晚期。
-
2025-06-23HIF-1α与心脏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本文系统地总 结了 HIF-1α 在心脏能量代谢重编程中的多种作用机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 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治疗策略。 通过全面总结 HIF-1α 在缺血性心脏病 中的作用机制,本文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
2025-06-20广州健康院开发新型鸡尾酒水凝胶促进人源功能性中间神经元再生用于脑损伤…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巫林平研究员和潘光锦研究员团队联合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题为 "A cocktail hydrogel promoting the functional interneurons regeneration of 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for brain injury therapy" 的研究论文。
-
2025-06-20视神经萎缩蛋白1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 了 OPA1 对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临床 治疗提供新思路。
-
2025-06-19研究发现热量限制可诱发线粒体DNA缺失的神经退行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联合暨南大学教授陈功团队,研究揭示了热量限制可通过调控内质网-线粒体接触导致钙超载,进而引发线粒体DNA缺失的神经元退行,这会导致个体早期运动功能障碍,加速癫痫进展并加重神经退行性病变。
-
2025-06-19Theranostics:迷走神经调控肠道免疫细胞迁移并影响脑出血预后的机制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杰文、蒋超教授联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建教授、王君敏副教授团队成员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最新 IF: 12.4)上发表论文,报道了迷走神经-乙酰胆碱轴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细胞表面α4β7与αEβ7整合素的表达抑制肠道免疫细胞的迁移并改善脑出血预后。这一发现为脑出血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
-
2025-06-19神经纤毛蛋白-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对其进程的干预对于冠心病的 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近日,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姜颖课题组与贺福初院士团队利用基因敲除(KO)小鼠模型阐明了NPC1在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发现,NPC1通过控制TGFBR1蛋白的稳定性来调控TGF-β通路,进而促进HCC进展,而这种机制与胆固醇转运无关。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提出了以NPC1为靶点的HCC治疗策略。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