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动物模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动物模型

基于数据挖掘的盆腔炎性疾病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2024年09月13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4年第4期 作者:郑艺清 邓亚胜 范燕萍 梁天薇 黄慧 刘永辉 倪召兵 林江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探究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和评价指标,为改进PI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完善PID动物模型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探究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和评价指标,为改进PI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完善PID动物模型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盆腔炎”并且“动物模型”或“鼠”或“豚鼠”或“兔”或“犬”或“猪”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中检索2013—2023年发表的PID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法、造模周期、检测指标、阳性对照用药和给药时间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检索筛选出2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PID动物模型文献。其中,模型动物种类选用最多的是SD大鼠,其次为Wistar大鼠;最常用的造模方式是机械损伤联合细菌感染法,其次是苯酚胶浆法;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APID)和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动物造模周期频次最高的是8~14 d,其他不明确分期PID造模周期频数最高的是7 d;高频检测指标包括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相关指标、肉眼观察组织外观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和病理评分等;阳性对照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是妇科千金片,其次是金刚藤胶囊;APID给药时间频数最高的是7 d,CPID/SPID动物模型给药时间频次最多的是15~21 d。

结论 目前SD大鼠和Wistar大鼠是制备PID模型常用的实验动物,采用机械损伤加混合细菌感染双重造模法与临床发病机制吻合度较高,可建立术后宫腔感染引起的PID模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选取不同的阳性对照药物和检测指标进行整体评价。现有的PID动物模型研究大都以西医诊断为标准,对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较少,需结合中医理论病因病机,构建更符合中医临床病证的PID动物模型。

阅读原文:基于数据挖掘的盆腔炎性疾病动物模型应用分析.pdf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