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子宫注射法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的研究
目的 非手术法建立高效、稳定的大鼠盆腔炎模型,并评估验证其在药效试验中的应用。
方法 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酚 7 d 模型组、苯酚 10 d 模型组、苯酚造模治疗组、低浓度菌液模型组、高 浓度菌液模型组和菌液造模治疗组。 模型组和治疗组 SD 大鼠以非手术法子宫腔注射 25%苯酚凝胶、2×10 7 个或 2×10 8 个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链球菌的混合菌,以构建盆腔炎模型。 治疗组大鼠灌胃中成药金刚藤 胶囊,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的溶剂溶液。 观察大鼠的健康状况、体重变化和子宫外观;计算子宫 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子宫和输卵管的病理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 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 CD68 蛋白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子宫中 TLR4 / NF⁃κB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死亡率只有 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 后大鼠体重下降、子宫系数增加、子宫和输卵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内膜变薄、腺体数量减少、血清 IL⁃ 1β、IL⁃6、TNF⁃α 的水平和子宫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Toll 样受体 4 / 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 4 / nuclear factor kappa⁃B,TLR4 / 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苯酚 7 d 模型和低浓度菌液模型被判定为轻度盆腔炎 模型,苯酚 10 d 模型和高浓度菌液模型被判定为重度盆腔炎模型;中成药金刚藤胶囊治疗后,子宫和输卵管 的病理症状明显缓解,符合临床盆腔炎的药效评估。
结论 通过非手术法利用苯酚和混合菌液建立的大鼠盆 腔炎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临床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病理状态的盆腔炎,适用于药物药效作用评价和 盆腔炎病理机制的阐明。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