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式构建脑低灌注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 3 种大鼠脑灌注不足模型的脑血流量、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形态改变及血清氧化与 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 将 88 只 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 16)、经典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经典 2⁃VO 组,n = 24)、改良 2⁃VO 组( n = 24)和线栓法组(n = 24)。 经典 2⁃VO 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改良 2⁃VO 组在结扎之前先从颈总动脉抽血 (1 mL/ 100 g),线栓法组行大脑中动脉闭塞术。 前 2 种模型的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线栓法模型的 假手术组仅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和颈外动脉,但不插入栓线。 术后 1、3 和 7 d 时检测 3 组大鼠的脑血流量、脑梗死 体积、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超微结构。
结果 激光散斑的结果显示:改良 2⁃VO 组大鼠脑血流下降幅度较其他 2 组更明显。 第 7 天时,仅有改良 2⁃VO 组大鼠脑血流量相较于假手术组仍有显著 性差异,且仍处于低灌注状态(与术前相比脑血流量下降 30%)。 TTC 染色的结果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3 组大 鼠纹状体区域的白色梗死灶逐渐变大,其中改良 2⁃VO 组大鼠有 4 只(约 26. 7%)在皮层和纹状体都出现了白色梗 死灶,线栓法组有 10 只(约 66. 7%)在患侧皮层和纹状体出现了白色梗死灶。 ELISA 结果显示:3 组模型大鼠造模 后炎症因子 TNF⁃α、IL⁃1β、hs⁃CRP 水平升高,氧化因子 ROS 的水平升高,抗氧化因子 SOD 水平下降。 在术后第 7 天时,经典 2⁃VO 组与线栓法组大鼠的 hs⁃CRP 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改良 2⁃VO 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上述 所有指标仍有显著性差异。 HE 染色的结果显示,改良 2⁃VO 组相较于另 2 组能造成更严重的海马 CA1 和 CA3 区 损伤。 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改良 2⁃VO 组相较于另 2 组能造成海马区细胞更严重的线粒体和内质网损伤。
结论 成功构建脑低灌注大鼠模型,相较于经典 2⁃VO 法和线栓法,改良 2⁃VO 法能在相同的时间内造成更完全的脑低灌 注和更严重的神经损伤,更接近人类脑低灌注病理状态。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