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动物模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动物模型

手术诱导大鼠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025年01月0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4年第6期 作者:孙效容 苏丹 贵文娟 陈玥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建立大鼠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模型,为中重度膝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 建立大鼠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模型,为中重度膝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8周组、模型20周组,每组各10只。模型8周组和 模型20周组大鼠通过手术切断右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去除内外侧半月板,术后大鼠可自由活动。 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暴露关节,不进行手术处理。分别于术后8周和20周进行Micro-CT观察,分析大鼠股 骨骨质疏松情况;大鼠安乐死后,对膝关节面进行大体观察,并采用Pelletier评分表对关节面软骨进行评分。膝关 节取材,进行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形态变化,并使用改良Mankin's评分法对关节面组织病理情况 进行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 表达情况,以此反映膝关节软骨的合成分解代谢情况。

结果 模型8周组和模型20周组大鼠膝关节的关节面软骨破 坏严重,Pelletier评分及改良Mankin's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均P<0.01)。模型20周组大鼠的Pelletier评分及 改良Mankin's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8周组 (P<0.01)。模型8周组和模型20周组大鼠经Micro-CT观察可见膝关节 面不平整,骨赘形成,出现骨质疏松的表现;且模型20周组大鼠的膝关节周围有较多游离体形成。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的膝关节组织中MMP13表达量增多,Ⅱ型胶原表达量减少,提示关节软骨合成分解代谢平衡 被破坏。

结论 通过手术切断大鼠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并去除内外侧半月板的方法可成功构建中重度 膝关节炎大鼠模型,影像学检查发现膝关节骨赘、骨质疏松及游离体,病理学观察发现关节软骨减少甚至消失,而 且软骨合成分解代谢平衡破坏。

阅读原文:手术诱导大鼠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pdf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