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大黄应用法致苦寒泻下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2025年06月1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金黄地鼠、兔;药物:大黄。

2.造模方法

(1)小鼠,昆明种,NIH封闭群,雌性或雄性,体重16~40g,大黄水煎液,灌喂。用药量为16.7~52.6g/kg,平均约27.4g/kg,用药时间为5~40天,平均约9.1天。

(2)小鼠,雄性,体重为22~27g,用大黄化饲料(每3克饲料含煎出液1g)喂饲。每日喂大黄化饲料3g,不足则以正常饲料补充。摄药量约40.8g/kg,每日1次,用药7~9天。

(3)小鼠,雄性,体重20~30g。大黄开水冲后,用其滤出液灌喂,用量为40g/kg,用药5天。

(4)大鼠,Wistar种,雄性或雌性,体重90~250g,平均约168.3g。大黄水煎液灌喂,用药量为0.7g/kg,用药时间为4~30天,平均11.6天。总用药量207~1464g/kg,平均约484.3g/kg,每日1次。

(5)大鼠,Wistar种、SD纯系等,雌性或雄性,体重为70~250g,平均约133.3g。大黄粉15%混悬液,灌喂。用药量为6~13.3g/kg,平均约28.9g/kg,每日1次。用药8~10天,平均约8.7天。总用药量为60~106.4g/kg,平均约75.5g/kg,每日1次。

(6)兔,雄性或雌性,体重1.7kg,平均约2.3kg,用大黄水煎剂灌喂,用药量为16.7~172.1g/kg,平均约82.7g/kg,每日1次。

(7)兔,体重为1.8~3.3kg,用大黄化饲料(每50g饲料含大黄煎出液10g)喂饲,用药量为10g/kg,每日1次,用药天数为30天。

(8)大鼠,Wistar种、sD纯系等,雌性或雄性,体重为70~250g。大黄用纱布包裹,加入适量蒸馏水,置60℃恒温箱内24h,倒出滤液,水浴蒸发浓缩至100%备用。大鼠以1ml/100g灌胃,每日2次,连续14天。

(9)小鼠,雄性,体重20~25g,大黄组小鼠每日100%生大黄煎剂0.5ml灌胃,连8天。

(10)大鼠,Wistar种,用200%大黄水煎液4ml灌服,每日1次,连续14天。

3.造模原理  大黄性味苦寒,是泻下通便的良药,清热解毒的上品。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含蒽醌衍生物约2.8%~3.5%,包括游离蒽醌衍生物和结合蒽醌衍生物。近年来,运用大黄泻下法塑造脾虚动物模型已十分普遍。

4.造模后一般变化  动物造模当日或次日开始出现软便,继而出现便溏、泄泻、纳呆、活动减少、行动迟缓、脱肛、畏寒、无力、体温偏低、竖毛、拱背、毛色失泽、体重减轻等症状;小鼠均出现眯眼、少动、扎堆、便条状稀便、背毛散乱而无光泽等症状。

部分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动物第2、3天即开始出现便溏,且一直持续到造模结束;第3天后饮食量开始明显减少;第5天出现消瘦、体重减轻、肛周污秽,部分动物出现脱肛;第8、9天后多数动物出现四肢无力、成匍匐状、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有的甚至行动歪斜,同时毛失去正常光泽而枯槁、疏散,而后出现成群蜷缩、拱背等症状。

5.造模后生化变化

(1)脾虚模型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的变化:模型组丙二醛(MDA)(μmol/mg)、单核细胞(CD)(A/mg)、过氧化氢酶(Cat)(K/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U/m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U/mg)分别是1.46±0.052、0.59±0.012、57.40±0.422、37.55±0.482、6.04±16.572。空白组分别是0.96±0.03、0.43±0.01、62.63±0.30、40.40±0.82、8.52±17.72。由此可以得出:脾虚模型均出现了 MDA和CD二项指标的升高,脾虚小鼠模型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均出现了Cat、SOD和GSH-Px三项指标的下降。

(2)脾虚模型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模型组白细胞WBC(×10的9次方/L)、红细胞RBC(×10的12次方/L)、平均血细胞容积MCV(fl)、血小板PLT(×10的9次方/L)分别为7.56±4.89、6.87±0.58、59.62±3.16、718.25±108.44;正常组分别为4.25±0.73、7.20±0.88、51.98±6.06、700.57±230.84。大黄所致脾虚模型小鼠血液中RBC、WBC、PLT的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变化,但两种模型小鼠的平均血细胞容积(MCV)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而且在对WBC数目变化的影响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正常对照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分别为44.29±12.13、289.80±54.76、77.28±9.51;脾虚模型组分别为19.59±7.11、211.85±62.27、205.74±17.22。研究表明,脾虚动物模型动物血清中GA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血浆中的MTL含量亦降低,而VIP含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其造模成功。

6.造模后病理变化

(1)造模后大鼠小肠的病理变化:肉眼见整个肠腔充气,肠管壁薄如纸。显微镜下小肠及结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上皮变性脱落,重者整个黏膜层破坏。

(2)大鼠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大鼠电镜下胃壁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有微绒毛,细胞内可见大量的线粒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嵴密,平行排列整齐,细胞间质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囊管泡状结构,分泌小管未见扩张,细胞呈静息状态。脾虚模型组大鼠电镜下壁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有微绒毛,细胞内可见大量的线粒体,线粒体无明显减少,线粒体内嵴排列整齐,未见变性、扩张等异常改变,细胞间质中可见明显扩张的分泌小管,且分泌小管内微绒毛增多变长,有的细胞分泌小管直接与细胞膜相通,呈现明显的分泌状态。囊泡状结构少见。

7.注意事项  每个大、小鼠的用药量要均一,严格控制动物的饲养环境。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