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限量营养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2025年06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小鼠,昆明种,BALB/C纯系等,16~30g;大鼠,雄性,Wistar种,150~190g;家兔,雄性,体重为2.3~3.0kg。

2.造模方法

(1)小鼠;每日每只喂大米2.58g,其中蛋白质量为0.17g,热能为8.68千卡,每天喂青菜约3s/只,饮水不限,造模9天。

(2)大鼠:禁食7天,不禁水。

(3)大鼠:喂以蛋白质含量为0.5%的饮食(空白对照组蛋白的含量为10%~15%。

(4)兔:禁食7天,不禁水。

(5)方法是在连续禁食48h(不禁水)后,给予自由饮食2h。自由饮食2h的进食量相当于正常饮食状态下每日饮食量的75%~80%。

3.造模原理  中医认为,脾胃主水谷之受纳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消化系统功能关系密切,脾虚证是此功能减退为主的证候,存在着明显的营养不良因素。因此,实验采用饥饿方法引起“生化乏源”复制家兔脾气虚模型是成功的。根据中医理论机体以水谷之精而生存、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过饥、过渴能伤元气,致使脾胃虚弱。

4.造模后一般变化  可见纳呆、消瘦、毛枯、畏寒、蜷卧、腹泻、脱肛、体温降低、耐寒力差、拱背、蜷卧、自由活动度明显减少、痛阈升高、眼睑下垂、毛发疏松等症状。

5.造模后生化变化

(1)脑脊液前列腺素E2(PGE2)和PO/AH区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正常对照组脑脊液PGE2(pg/ml)、PO/AH区cAMP(pmoL/mg)分别为28.69±6.48,2.00±0.39;脾虚模型组分别为22.56±3.21,1.29±0.2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

(2)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比及胃动素(MIL)、生长抑素(SS)比较:正常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比(%)、MTL(pg/ml)、SS(pg/ml)分别为30.4±6.95,52.24±8.93.92.60±19.73,25.26±7.49;模型组分别为53.08±10.5,67.53±5.09,69.22±16.00,33.65±6.52。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胃残留率均增高,均数间有显著差异,血浆MTL水平下降,均数间有显著差异,血浆SS水平增高。

6.造模后病理变化

(1)胸腺的变化:胸腺镜下见皮质变薄,皮质内淋巴细胞减少,上皮网状细胞显露易见,纤维组织增生,皮质髓质界限模糊。胸腺外观呈灰白色,光泽不佳,严重时失去正常的三角扁片形外观,分叶不清。

(2)脾脏的变化:脾脏萎缩,体积缩小,脾指数降低,外观无明显变化。白髓的淋巴细胞密度下降,含量减少,DNA含量增加,RNA/DNA比值增加。

7.注意事项  本实验易受温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确保每只小鼠的饮食量一致。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