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法致脾虚证模型(脾气虚)
1.造模材料 动物:大鼠,Wistar种,雄性;药物:大黄、芒硝药化饲料(大黄、芒硝、普通饲料面比例为0.85:0.15:9.0);康氏振荡器。
2.造模方法
(1)给大鼠大黄、芒硝药化饲料,自由进食。实际药物摄入量为15~20g/kg,每日1次,单笼饲养,每日于康氏振荡器(振荡243次/分,幅度36mm,每振动20min,停10min)上振荡4小时,造型时间为21天。
(2)动物实验室通风,采光条件良好,室温平均18℃左右。实验动物分组后,单笼饲养,自由进取食水,同等条件下饲养3天,从第4天起施加处理因素。造模阶段时处谷雨时节,持续8天。模型组上午每天灌施以100%大黄煎剂0.5ml/只,下午强制性游泳至耐力极限,正常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3)大黄加劳倦过度组,施游泳2~5min,以身体下沉为度,每日1次,且施100%大黄煎剂每天灌0.5ml/只;番泻叶加劳倦过度组,施游泳2~5min以身体下沉为度,每日1次,且施100%番泻叶煎剂每天灌0.5ml/只。
(4)每日喂足量大黄、芒硝药化饲料(大黄、芒硝、标准饲料按0.85:0.15:9.0比例均匀混合后制成药化饲料,每克饲料含原药材0.1g);并于每日上午8~12时在振荡器(继电器控制,使其每振荡20min,停振5min)上振荡4小时,共造模3周。
3.造模原理 关于劳倦病因,张介宾云:“脾胃之伤于外者,唯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故劳倦过度是导致脾气虚的常见原因。本实验采用力竭性游泳的方法,塑造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大黄性味苦寒,是泻下通便的良药,清热解毒的上品。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含蒽醌衍生物约28%~35%,包括游离蒽醌衍生物和结合蒽醌衍生物。近年来,运用大黄泻下法塑造脾虚动物模型已十分普遍。
4.造模后一般变化 造模3天后出现腹泻,第1固体重下降,食量减少,然后逐渐增加,泄泻也较为严重,拉尾排便率增高,造模第5天后出现倦怠拱背、扎堆、便条状稀便、胆怯、钳捉时发抖、蜷缩,甚至软瘫、少动、眯眼、面色苍白、毛疏松而乱、背毛散乱无光泽。
5.造模后生化变化
(1)各组白细胞介素-2(IL-2)、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的比较:正常组IL-2(%)、NK(%)、CPM/103(%)分别为9.18±0.030、33.48±0.091、22.43±0.107;大黄加劳倦组5.78±0.030、26.51±0.063、15.96±0.148。所选免疫学指标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造模成功。
(2)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免疫球蛋白(IgG)、衣原体抗体(IgM)均数的比较:正常组异花结(%)、IgG(mg/ml)、IgM(mg/ml)分别为8.10±0.40、10.45±0.370、0.94±0.029,大黄加劳倦组65.20±0.17、9.01±0.025、0.87±0.015,番泻叶加组64.30±0.08、8.25±0.035、0.81±0.014。结果表明:三组在所选8项免疫学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复合因素造模中,番泻叶加劳倦过度法较大黄加劳倦过度法为优。
(3)三组IL-2活性、NK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的比较:正常组IL-2(%)、NK(%)、CPM/103(%)分别为69.18±0.030、33.48±0.091、22.43±0.107;大黄加劳倦组分别为65.78±0.030、26.51±0.063、15.96±0.148;番泻叶加劳倦组分别为65.46±0.047、24.44±0.051、14.38±0.084。结果表明:三组在所选免疫学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后面两组数据下降得更为明显,说明复合因素造模中,番泻叶加劳倦过度法较大黄加劳倦过度法为优。
6.造模后病理变化 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呈均匀的体积变小,比目鱼肌肌纤维粗细不均,间隙增宽,部分肌节2带分离,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甚至形成空泡。
7.注意事项 每只造模小鼠劳倦的程度要一致。尽量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