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模型构建与机制研究

2025年07月1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5年第6期 作者:梁晓 李昂昂 彭勍 刘建勋 李军梅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肺纤维化的进展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临床上常见的预后问题,本实 验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多次打击筛选构建模拟临床上 ALI 后肺纤维化的模型,观察急性肺损 伤后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并探索介导炎症损伤向纤维化转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 肺纤维化的进展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临床上常见的预后问题,本实 验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多次打击筛选构建模拟临床上 ALI 后肺纤维化的模型,观察急性肺损 伤后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并探索介导炎症损伤向纤维化转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 1、2、4、8 mg / kg 不 同剂量的脂多糖不同次数经鼻腔滴入造成急性肺损伤,分别于造模后 7、14、21、28、35、42 d,通过观察肺组织 中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原蛋白-1(collagen-1,Col-1)的表达,肺组织中羟脯氨 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Masson 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比较不同造模方法肺组织纤维化形成过 程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各节点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纤维化形成的机 制。

结果 以 1、4、4 mg / kg LPS 连续 3 d 进行打击的 M-1 组小鼠可以构建稳定的 ALI 后肺纤维化模型:M-1 组小鼠肺组织中 α-SMA、Col-1 的表达、HYP 含量和胶原纤维沉积从 7 d 后开始随时间依赖性增加,造模后 21 d 肺组织间质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第 28、35、42 d 纤维化指标持续显著性升高。 其余不同剂量、不同打击 次数的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 HYP 含量、胶原纤维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没有增加或增加不显著。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M-1 组小鼠肺组织中的 TGF-β1 在打击后的 14 d 开始表达逐渐增加,到 28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1β 在第 7 天(急性期)均显著增加,TNF-α 的表达至观察的 28 d 持续增加,IL-1β 则 在第 7 天急性期后表达逐渐下降。 其余未形成纤维化的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 TNF-α、IL-1β 在急性期后表 达均持续降低。

结论 LPS 以 1、4、4 mg / kg 剂量连续 3 次打击可成功构建 ALI 后肺纤维化模型,其机制主要 可能与 TNF-α 持续高表达调控 TGF-β1 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与增殖有关。

阅读原文: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模型构建与机制研究.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