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加甲状腺素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法致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2025年07月1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大鼠,SD纯系,雄性,约170g;药物:甘蓝,猪脂,利舍平,甲状腺素。

2.造模方法  取造模动物,单日喂甘蓝10~15g/只,上跑步机上跑步5min/只,双日喂灌猪脂2ml,加甲状腺素100mg,利舍平注射液0.25ml/只。造模时间为15天,第1天至第5天不使用甲状腺素和利舍平。

3.造模原理  关于劳倦病因,张介宾云:“脾胃之伤于外者,唯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一是利用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利舍平注射模拟脾虚证的动物模型,利舍平可以耗竭动物体内的儿茶酚胺,一定剂量的利舍平能使动物引起与中医脾虚证类似的症状。

4.造模后一般变化  造模3天后,动物倦怠,体重下降,偶有便溏。用甲状腺素和利舍平第5天起,逐渐出现易激怒、咬斗、啮鼠等症状,体重下降,欲无明显变化,喜饮水但增加不多,肛门、阴囊温度升高1~2℃。

5.造模后生化变化  正常组血浆神经肽NPY(ng/L)、下丘脑NPY(ng/g)、下丘脑重量(mg)分别为1.277±0.364、13.689±5.625、40.150±6.244;模型组分别为1.549±0.352、36.096±25.840、40.429±5.113。各模型组大鼠血浆NPY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各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PY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6.造模后病理变化  小肠微绒毛有中度异常改变,绒毛质端糖衣膜溶解,数目减少。肠、肝细胞线粒体数目多,体积增大,基质变空,嵴数日减少,且排列混乱。骨骼肌Z线排列不整齐,肌原纤维轻、中度排列疏松,线粒体内部分基质变空。

7.注意事项  100%精炼猪脂易冻结,需温烊后灌胃,要掌握其适当温度,除灌胃外,对各组小鼠均提供水及硬饲料,自由进食。灌胃技术需熟练,否则会造成小鼠肺损伤而影响实验结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