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采用子宫角返折法建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大鼠模型,评估子 宫角返折法建立卵巢型 EMS 大鼠模型的可行性,为探究 EMS 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 将 50 只 SPF 级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术后 1 周组、术后 2 周组、术后 3 周组、术 后 4 周组,每组 10 只,除假手术组外采用子宫角返折法建立卵巢型 EMS 模型,分别在术后 1、2、3、4 周观察造 模成功率、异位灶体积及质量,初步评价模型。 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异位灶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 子宫及异位灶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神 经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评价模型并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异位灶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程 度。
结果 术后 1、2、3、4 周组造模成功率分别为 80%、90%、100%、100%(P > 0. 05)。 与术后 1、2 周组相比, 术后 3、4 周组异位灶体积明显增大,质量明显增加(P < 0. 01)。 HE 染色可见异位灶组织中有子宫内膜上皮 细胞、间质细胞和少量腺体。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 1、2、3、4 周组大鼠子宫组织 中 Ki67、PCNA、N⁃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 05,P < 0. 01);E⁃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 05, P < 0. 01)。 与术后 1 周组相比,术后 2、3、4 周组大鼠子宫及异位灶组织中 Ki67、PCNA、N⁃cadherin 表达水平 显著升高(P < 0. 05,P < 0. 01);E⁃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 05,P < 0. 01)。
结论 通过子宫角返折 法可以建立大鼠卵巢型 EMS 的模型,术后 1 周可以观察到异位灶形成,造模成功率随造模时间延长而提高, 于术后 3 周趋于稳定。 Ki67、PCNA、N⁃cadherin 在子宫及异位灶组织中均有显著性表达,表达强度随造模时间 延长而递增。 E⁃cadherin 在子宫及异位灶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降低。 结果表明,子宫角返折 法构建 EMS 大鼠模型成模率高,可作为一种稳定的 EMS 建模方法。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