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动物模型 APP / PS1 雌性小鼠卵巢 切除(ovariectomized,ovx)术后海马组织中 Aβ 沉积和雌激素受体水平在不同月龄的变化规律。
  • 2024年11月12日,《自然—方法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研究人员表示,光学成像和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进展使得在清醒动物的大脑中,研究时空和长期神经动力学成为可能。然而,方法学困难和纤维化限制了脊髓领域的类似进展。
  • 在科学研究中,免疫缺陷小鼠和大鼠都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肿瘤研究、免疫学和药物开发领域。免疫缺陷小鼠因其体型小、繁殖快、成本低,通常用于大规模筛选和实验;相比之下,免疫缺陷大鼠则因其体型较大、器官更接近人类、可提供更多生理样本,并且适合复杂外科操作和慢性疾病的长期研究,因此在特定应用中更具优势。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
  • 实验动物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同时,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是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动物生产与使用许可是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他们如何分析不同年龄段小鼠多个器官的组织,特别关注衰老敏感的部位,以及他们通过分析了解到的情况。
  • 近日,为探讨这一能力的遗传性及其在灵长类动物大脑中的内在机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毅团队联合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辑团队,通过人类双生子设计,利用行为、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结合猕猴在体电生理记录,跨物种地研究了面部情绪感知的遗传性和神经基础,深化了对于情绪感知双通道模型的认知,阐明了灵长类情绪脑的起源与功能发展。
  • 探究小鼠代谢笼实验中不同发育时期小鼠的最佳适应时间,以期为利用小鼠开展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对蚂蚁蚁后和工蚁品级分化的研究。此前以法老蚁(Monomorium pharaonis)为模式物种,发现生殖细胞在工蚁末龄胚胎和一龄幼虫中已经彻底消失,说明该物种蚁后和工蚁的品级分化的启动时间提前至了胚胎或卵子形成期,并且通过全发育期的单个体转录组测序,说明该物种的品级分化是一…
  • 探讨基因编辑猪-猴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的动物护理,为提高猪-猴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实验的 成功率提供帮助。
  •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周龄段的雄性长爪沙鼠的肾脏在最大纵切面上肾小体的变化,初步探索不同周龄 段雄性长爪沙鼠肾小体可能存在的变化规律,为选择雄性长爪沙鼠用于肾病相关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等研究提供基 础数据支持。
  • 本文首先论述了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的工作流程和所需提交的材料,接着进一步论述了资源鉴定与评估的相关要求,最后介绍了目前已经完成鉴定的实验动物资源新品种 (系) 情况,并分析了目前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 内蒙古大学李雪玲研究团队揭示了胎牛和成年牛中瘤胃组织特异性功能建立的表观遗传基础。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11月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遗传学报》上。
  • 小鼠是一种清洁意识明显的实验动物,其笼盒内通常都有固定的屎尿排泄区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约80%的小鼠会在笼盒内远离筑巢区域的位置撒尿,且尿液的长期积累后会形成尿斑。研究表明,小鼠笼盒内的尿斑的大小和颜色(浅棕色、中等棕色或深棕色)及边缘状态(模糊或清晰)与笼盒内氨气浓度有着极强的线性相关性。
  • 近日,由东京大学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团队称,他们使用仓鼠的细胞进行实验,实现了部分光合作用。
  • 2024年10月1日,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的Julia Mahamid和Anne Ephrussi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 architectural role of specific RNA–RNA interactions in oskar granules的文章探讨了Drosophila中oskar mRNA分子通过特定RNA-RNA相互作用(kissing-loop interaction)在RNP颗粒形成中的结构作用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共3004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