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日前,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构建人工生物肢体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成功培育出一个具有血管和肌肉组织的大鼠前肢。此外,他们还提供证据表明,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培育灵长类动物的肢体。此次研究可被看作是人类向人工生物肢体再造和移植迈出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生物材料》杂志网站上。
  • 1980年,一个研究认为,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中,每平方毫米的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比非灵长动物大脑视觉皮层要多2.5倍。然而这个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 2015年6月29日,袭荣文实验室在EMBO report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RNA surveillance complex Pelo-Hbs1 is required for transposon silencing in the Drosophila germline”的研究论文。
  • 最新研究发现,当实验鼠看到在它们无法通过的一条路尽头的食物然后小睡一下时,其大脑中代表那条路线的神经元会在实验鼠睡着时放电,好像它们正在做梦跑过那个通道抓住食物。
  • 筛选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敏感的小型猪品系, 以用于HP-PRRS活疫苗的评价。
  • 繁殖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小鼠, 为进行小鼠生殖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 C57-ras转基因小鼠模型杂交1代CB6F1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主要是测定自主建立的转基因致癌性模型C57-ras小鼠与BALB/c 小鼠杂交1 代的生长发育特性参数,为该模型的商业化供应提供基础数据。
  •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学、遗传学和行为学上与人类非常相似,是研究人类疾病和开发治疗策略的重要模型。用胚胎干细胞(ESC)建立嵌合体动物能为这类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却一直没能实现。昆明理工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团队日前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用ESC成功生成了食蟹猴嵌合体胎儿。
  • 研究人员在一群野生狒狒中找到了共同决策的证据,这一发现支持民主可能是集体行为的一种固有特性的结论,即使在那些存在强势支配等级的物种中也是如此;该集体行为指的是某特定社会群体决定要去哪里及要做什么。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具有明确社会等级的动物(如灵长类或狼等)是否以民主方式来取得共识,或者决定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首领…
  • 果蝇可能比人们预想得更聪明。近日,刊登于细胞出版集团《当代生物学》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果蝇能知道一天中的时刻。
  • 这看起来像是一截被砍断的老鼠爪子,不过正确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振奋人心:这截大鼠前肢其实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用活体细胞培育出来的人工产物。尽管尚不完美,但这一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帮助人们研制出真正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义肢。
  • 西班牙与匈牙利科学家发现,狗的叫声透露许多讯息,除了表达情绪,也可判断出年龄和性别。两国科学家研发出电脑程式,可以帮主人解读爱狗的内心世界。
  •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17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三种是由寄生于原生动物的病毒引起的:非洲人的锥虫病(HAT;也被称为昏睡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
  • 中美科学家21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告显示,有一种被命名为Nix的基因,会让传播登革热与黄热病的埃及伊蚊变成雄性。这是首次在蚊子中发现并验证“性别决定启动基因”的存在。
  • 科学家上周宣布他们对鸡的胚胎进行了改造,使这些鸡的嘴变得像鸟的祖先,恐龙的嘴一样,这项研究在科学圈掀起了有关“鸡一样的恐龙”的热议。
首页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尾页 共3003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