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题为“A gut reaction? The role of the microbiome in aggress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伊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小鼠机体肠道微生物组与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联。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5-Formylcytosine is an activating epigenetic mark for RNA Pol III during zygotic reprogramm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称之为5-甲酰胞嘧啶(5fC)的DNA修饰或许发挥着激活表观遗传学开关的功能,其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启动基因的表达,这一研究…
  •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额叶皮层对空间序列信息的工作记忆编程》的研究论文。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内瓦大学、伯尔尼大学医院和伯尔尼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解释为何某些器官(如肝脏)比其他器官衰老得更快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9月17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 vivo DNA replication dynamics unveil aging-dependent replication stress”。
  •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由法国神经病理学家Guillaume Duchenne首次报道的一种进行性肌肉萎缩疾病,发病率约为1/3500。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疾病是由DMD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缺失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
  • 抗体偶联药物(ADC)主要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Payload)通过连接子(Linker)连接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药物的强大杀伤效应和抗体的高特异性肿瘤靶向能力,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杀灭。由于比多种适应症的标准化疗具有更优越的临床特征,ADC药物已成为关键的肿瘤治疗手段。
  •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常被作为模型,研究其行为有助于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测试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等。而当动物出现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时(通常正常是指该物种自然栖息时的经典行为模式及对环境的适应行为等),则可称之为异常行为。
  • 2024年8月12日该成果以“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pathway mediated by neuroparsin-A regulates reproductive plasticity in ants”为题,在线发表于PLOS Biology(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2763)。
  •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Steven Zuryn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论文Mis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6mA promotes the propagation of mutant mtDNA and causes aging in C. elegans。在本研究中,作者在多种真核生物mtDNA中鉴定到6mA的存在,并揭示了6mA修饰在调控线粒体功能和机体寿命中的关键作用。
  • 疼痛是一种不适或不愉快的感觉,通常与组织损伤、疾病或刺激有关。疼痛的发生会给实验动物带来明显的痛苦,直接影响动物福利,也是在一定场景中评估人道终点的重要考量因素。
  • 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个攻击并在成体果蝇(而不是幼虫阶段)中产卵的黄蜂新种。尽管果蝇一直是很重要的科研模式生物,但这是首次发现拟寄生虫黄蜂利用成体果蝇作为宿主。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于2024年8月25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ramel15 facilitates zygotic nuclear DNMT1 degradation and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发现小鼠母源蛋白Pramel15能够通过降解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MT1,控制细胞核中DNMT1蛋白水平,首次揭示了早期胚胎细胞核中存在着依赖于蛋…
  •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类似抗体的球蛋白,分为分泌型和膜结合型两种形式。膜结合型免疫球蛋白(mIg)作为B细胞受体(BCR)复合物一部分存在于B细胞表面,主要用于识别抗原,并与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密切相关。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又称抗体(Ab),主要存在于血清和体液中,由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能够与特异性抗…
  • 本文对《条例》的制度特点、立法后的实施情况和成效,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广东省近10年的实验动物管理实践经验,以期为实验动物立法提供参考。
  • 9月4日,一个由8位科学家设计的全球有蹄类动物迁徙图鉴在线发布。该图鉴聚焦瞪羚及其他19种大型哺乳动物,介绍了世界各地动物大迁徙路线,包括阿尔卑斯山中部的马鹿、哈萨克斯坦的高鼻羚羊和中国的羚牛等。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3007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