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Apc⁃Kras⁃Cre肠腺瘤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

2024年08月0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年第7期 作者:陈苇善 汪舒云 袁路云 王皓月 孙可向 高嘉敏 邓皖利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探讨构建 Apc⁃Kras⁃Cre 肠腺瘤小鼠模型最佳他莫昔芬诱导方式,建立小鼠模型。

目的 探讨构建 Apc⁃Kras⁃Cre 肠腺瘤小鼠模型最佳他莫昔芬诱导方式,建立小鼠模型。

方法 以 C57BL/ 6J 野生型小鼠为健康的对照组。 以不同浓度、剂量、给药时长他莫昔芬腹腔注射于转基因小鼠,即组 1 以低 剂量他莫昔芬(5 mg / kg)给药 1 d,组 2 以低剂量他莫昔芬(5 mg / kg)给药 3 d,组 3 以高剂量他莫昔芬(50 mg / kg) 给药 1 d,组 4 以高剂量他莫昔芬(50 mg / kg)给药 3 d,给药 4 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体重变化,药物诱导 4 周后 观察各组小鼠肠道长度变化、肠内腺瘤生长数量以及大小,再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肠道组织、腺瘤 的生理情况。

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发现雌鼠生存率低于雄鼠(P<0. 001),死亡率高于雄鼠(P<0. 05),各组不同浓 度与剂量之间比较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组 1 与组 2,组 2 与组 3,组 1 与组 4 之间差异各具统计学意义(P<0. 001,P<0. 01,P<0. 05)。 各组小鼠 大肠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未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组 1 与组 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各组小鼠大肠内 都长有腺瘤,多数于结肠远端,组 3 与组 4 腺瘤较多也较大。 给药组小鼠大肠病理情况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出现腺 瘤生长,腺体组织排列紊乱、上皮细胞排列不齐,肠道黏膜屏障松散,隐窝分歧不规则,组 3、组 4 也有炎症发生,组 4 部分区域发现细胞坏死。

结论 他莫昔芬诱导 Apc⁃Kras⁃Cre 肠腺瘤转基因小鼠造模成功,并且由此判断,他莫昔芬 浓度 10 mg / mL、5 mg / kg 的剂量诱导 1 d 的诱导方式最为合适。

阅读原文:Apc⁃Kras⁃Cre肠腺瘤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