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气候法伤湿致脾虚证模型(脾阳虚)

2025年07月0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100g左右,雄性。

2.造模方法

(1)将铺设湿碎刨花的鼠笼置于造模箱的隔板上,箱底部放一盛满水的磁盘,顶部有通气孔,隔板;周围放冰块,顶部两端有通风窗口、温湿度计。造模箱温度保持在16℃±1℃,相对湿度为95%±3%,给予颗粒饲料,连续9天,造模结束。

(2)造模动物,每日称重后定时放入水深20cm、水温24~25℃的水槽中游泳15min,游泳完毕,立即给予2ml约4℃自来水灌胃,然后将动物置于笼底有4mm水深的养笼中饲养,自由进食饮水。上述过程每日1次,连续5天。

3.造模原理  根据中医“寒邪伤阳”、“寒凝血瘀”的理论,给予动物一定的冷冻刺激,造成动物阳衰或血管壁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小分子蛋白含量减少,使血管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血浆蛋白变性,压积降低,血浆黏度升高,血细胞沉降率增高,同时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血栓素增加,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机体全身血液流变与凝血机制失调,成为高浓度黏聚状态。

4.造模后一般变化  模型组动物出现纳呆,消瘦,倦怠少动,四肢不收,畏寒喜扎堆,饮水量明显减少,多数动物软便或肛周污浊等现象。

5.造模后生化变化

(1)对脾阳虚大鼠一般指标的变化:模型组的食量(g/只)、饮水量(ml/只)、体重(g)、肛温(℃)分别是12.64±12.88、10.59±1.84、93.28±10.90、34.54±0.69;正常组分别为16.37±12.12、18.27±1.28、110.9±13.89、37.5±0.52。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

(2)对脾阳虚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模型组胃酸(μmol/分)、血清蛋白酶(活力单位/10ml)、D-木糖(mmol/2h)、血清胃泌素(pg/ml)分别是9.63±1.59、308.36±22.55、0.067±0.01、102.13±40.40;正常组分别是12.94±1.66、346.97±31.35、0.12±0.04、161.25±32.15。说明造模成功。

6.造模后病理变化:肉眼可见肠腔充气,肠壁变薄,空肠、回肠、结肠黏膜充血,黏膜表面黏液增多。镜下可见肠黏膜广泛变性、坏死,微绒毛脱落,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黏液上皮增生。

7.注意事项  注意造模时的环境要一致,控制造模的天数,否则模型过于严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