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基于预防性抗体的免疫疗法可以保护猴子免受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这种预防性的广泛中和抗体可以识别这种禽流感病毒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与靶向流感病毒中更容易发生突变的结构的抗体相比,它不太容易失去效力。
  • 中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通过胚胎干细胞工程技术,成功使双亲都是雄性的小鼠存活至成年。新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与印记基因相关疾病的理解。
  • 本文主要梳理了目前 SNP 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中的 研究进展和应用,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 饲料配方是制定旨在生产满足特定营养需求的饲料,通过精确选择饲料成分及其含量(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实验动物的品种及实验或生产目标都会直接影响饲料的成分选择。通常,实验动物饲料可依据其成分的精细化程度进行分类。
  • 观察 Lyz2 IRES DTREGFP 小鼠体内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erescent protein,GFP)阳性髓系细 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特征和对白喉毒素( diphtheria toxin receptor,DT)反应规律。
  • 2025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广敦研究团队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成功开发出名为“DuTracer”的新型单细胞谱系示踪技术。
  • 近日,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熊波教授团队在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ferroptosis counteracts the advanced maternal age-induced oocyte deterior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铁死亡在驱动母体高龄引发的卵母细胞质量下降中的重要作用,并发现铁重链蛋白(Fth1)水平的降低是导致老化卵母细胞发…
  • 基于创新性全人抗体药物研发的需求,赛业生物凭借扎实的技术创新实力以及自主研发的TurboKnockout® ES打靶技术,构建了下一代HUGO-Ab®全人源抗体小鼠,携带了全套人类免疫球蛋白基因,能够在体内产生具有高亲和力和低免疫原性的全人源抗体。
  • 该研究2025年1月28日在 Cell Stem Cell 刊物在线发表,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合作完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周琪、李治琨与中山大学骆观正是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 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James M. A. Turner课题组完成小鼠精子发生中Y染色体基因功能的系统性鉴定。2025年1月2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 上月,赛业动物房第二次云直播完满结束,本次直播揭秘了赛业鼠鼠分笼与配种的幕后故事。直播中,众多小伙伴积极提问,小赛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量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研究团队研究员黄迪颖和蔡晨阳等,报道了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的羽虱卵化石,为探讨外寄生羽虱的起源及其与寄主的早期协同演化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 本文旨在提供一般建议,该建议并不意味着其包含所有适用于大鼠的麻醉用药物及其组合,具体的麻醉方案应根据特定情况和研究需求与所在机构的兽医合作制定。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团队在桃源黑猪肌肉-脂肪组织互作调控脂肪沉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揭示了不同日龄中国地方脂肪型桃源黑猪与瘦肉型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代谢差异,解析了肌肉来源的分泌型代谢物介导肌肉-脂肪组织互作的机制。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长期致力于高黎贡地区兽类多样性系统调查、监测和保护研究,发现多个新属种和新分布记录,如发现并命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参与出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拟建区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等。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3003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