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0CB1R敲除对小鼠ASD样行为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究大麻素受体 1( 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对突触可塑性的作用,以及其对小鼠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样行为的影响。
-
2025-06-09国际最新研究:机器人“打哈欠”黑猩猩被传染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北京时间6月5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动物学论文称,黑猩猩能被来自模仿人类面部表情的机器人的哈欠“传染”。
-
2025-06-09干扰素-γ基因敲除小鼠饲养繁殖方法的优化繁育获得干扰素-γ 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 - / - )小鼠,并改善繁育策略,建立稳定的干扰 素-γ 基因敲除纯合子(IFN-γ - / - )小鼠繁育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
2025-06-09Gaa KO小鼠助力攻克庞贝病难题庞贝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由GAA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在溶酶体内分解糖原的关键酶——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当GAA酶缺乏或功能失常时,糖原无法有效清除,在溶酶体内进行性积累,导致溶酶体肿胀及细胞损伤、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进而严重损害心脏、骨骼肌和呼吸肌 [1-2]
-
2025-06-06小鼠非手术胚胎移植技术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不同非手术移植器、植入胚胎数量、胚胎时期、胚胎品系对小鼠非手术胚胎移植效 率的影响以及手术移植和非手术移植效率的比较,以期建立稳定的小鼠非手术胚胎移植技术体系。
-
2025-06-05犬面部表情应用于评估情绪的研究进展本综述通过对犬面部表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犬面部肌肉解剖结构以及演变历程、犬与人类面部表情的类比以 及不同情绪下犬面部各部位的表情进行阐述,表明犬面部表情是一种有潜力的动物福利指标,犬可作为研究 种间面部情绪交流的模型动物。
-
2025-06-03科学家成功绘制鼠脑出血后时空分子图谱记者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近日,该院联合郑州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及哥德堡大学,利用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成功绘制了小鼠脑出血后超急性期(3小时)至恢复期(28天)的时空动态分子图谱。该研究为精准诊疗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功能恢复。相关成果发表于《神经元》。
-
2025-06-03MN:叶克强/武胜昔团队发现,靶向tau片段的免疫疗法可减轻AD病理变化,改…近期,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叶克强团队、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团队联合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两种AD小鼠模型(tau P301S和3xTg小鼠)中测试了一种特异性的针对tau N368片段的单克隆抗体(mAbtau N368)后发现,mAbtau N368不仅可以有效降低tau P301S小鼠脑内tau N368和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还能恢复BDNF/TrkB神经营养信号通路,抑…
-
2025-05-30小鼠脑发育过程中脉络丛大汗液分泌影响脑脊液蛋白质组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Maria K. Lehtinen研究团队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探明了小鼠脑发育过程中脉络丛大汗液分泌影响脑脊液蛋白质组。相关论文发表在2025年5月28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
2025-05-30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世界上最全面的蝙蝠类器官平台由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国际合作者共同创建了世界上最全面的蝙蝠类器官平台。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这些 “微型器官”是从亚洲和欧洲发现的五个常见蝙蝠物种中培育出来的,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器官——气道、肺部、肾脏和小肠。
-
近日,东京农业大学联合京都大学团队在Front Cell Dev Biol发表研究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uft cells in non-human primate pancreatic ducts through organoid culture systems,首次利用非人类灵长类(猕猴)胰腺导管类器官模型,系统揭示了簇细胞(Tuft Cells)的分化规律与功能特性,为胰腺疾病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
2025-05-29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开发出让小鼠和人类在黑暗中也能看见东西的红外隐形…一项前沿研究有望打破这一桎梏,它利用上转换隐形眼镜(UCLs),为人类开启近红外(NIR)视觉之门,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极大地拓展信息获取维度,其意义堪比视觉领域的 “哥白尼式革命”。
-
2025-05-28眼科模型新成员: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rRP)——Rho KO小鼠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全球受影响人数超过150万。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光感受器细胞进行性凋亡,导致夜盲、视野缩窄,最终可能致盲 [1]。在众多致病基因中,RHO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常染色体显性RP(adRP)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是目前大多数RHO相关研究、小鼠模型开发及疗法探索的重点方向。
-
2025-05-27魏辅文研究团队解析晚更新世全球陆生脊椎动物种群历史动态时空格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团队重建了527种现存陆生脊椎动物在晚更新世的种群历史,并估算其潜在适宜分布区,首次在宏观遗传学尺度上揭示了晚更新世冰期旋回中陆生脊椎动物群体历史的全球时空分布格局。研究重点考察了物种特性(扩散能力、所属类群等)、非生物因素(如年均温、年降水量等)和人类干扰对塑造种群历史动态的作用。
-
2025-05-27不同发育阶段BTBR T+Itpr3tf孤独症小鼠T细胞亚群异常研究为了研究 4 周、8 周和 12 周龄 BTBR T + Itpr3 tf 孤独症小鼠脾 T 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明确 用于研究免疫异常与孤独症关系的最适 BTBR 孤独症小鼠年龄。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