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使用二氧化碳(CO2)对成年啮齿类动物实施安乐死近来出现了大量的讨论和科学研究的课题。美国兽医协会(AVMA)发布了关于啮齿类动物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指南中推荐了注射和吸入麻醉剂。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小鼠如何感知一种叫做亮氨酸的必需氨基酸,许多人通过吃鱼、鸡蛋或坚果获得这种氨基酸。
  • 实验犬,被用作实验用途的犬只,在国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格犬,是著名漫画角色“史努比”的原型犬种,也是国际唯一公认的实验犬。
  • Gata2基因的突变与多种遗传性和获得性免疫疾病有关,Gata2缺乏综合征(G2D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髓系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症状最为常见,发病年龄跨越人生命中的各个时期。
  • 小鼠缺乏维生素的症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Tobin et al,2007)。现有的许多资料是30-50年前的观点,因此,其中一些综合征的可靠性和特异性需要重新验证。不过我们的赛博士还是为大家先悉心整理出其中非常值得参考的内容。
  • 为了缓解实验猴巨大的供需矛盾,业界把目光投向了国家开放已暂停十多年之久的实验猴进口管理上,期望通过从自然栖息地东南亚各国引进食蟹猴来解决这一问题。
  • 生猪是我国养殖业的主要畜种。猪长得好不好,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既要看它吃得好不好,还要看它吃得省不省,也就是精准营养。现行我国饲料配方制定尚未全盘考虑品种、性别、饲养模式、养殖环境、生长阶段、日粮类型、母体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生猪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量设定,多为特定生理阶段下的群体需要平均值,无法准确衔接猪特定发育阶段及…
  • 哺乳动物的血细胞在体内执行运输氧气和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除造血干细胞外,动物机体内还存在可以分化成血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论文的标题为:Lifelong multilineage contribution by embryonic-born blood progenitors。
  •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方法,可使用冷冻干燥体细胞克隆小鼠。这一成果是遗传物质存储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 临床前实验最常用和使用数量最多是食蟹猴,而在科学研究上恒河猴使用较多,在分类学上二者都属于猕猴属(Macaca)。在生殖生理上,恒河猴和食蟹猴与人类一样,都是有月经的单胎生殖动物。
  •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微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这类胃肠道病毒或能通过唾液传播。
  • 在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物种中,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婴儿和青少年时的死亡率,以及与年龄无关的死亡原因,如捕食或极端条件。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有一种早发型帕金森病则往往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与之相关的ATP13A2是一种ATP跨膜蛋白,该基因上的致病突变会导致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和Kufor-Rakeb综合征(KRS)。患者会在青少年时期出现认知障碍、运动能力下降和脑萎缩等症状。
  • 当利特尔还有一丝丝犹豫是否以近交系小鼠培育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作为他攻读博士的研究课题时,丹麦植物学家威廉·约翰森发表了一篇论文,似乎解决了通过近亲繁育得到纯系的问题。
  • 经过这么久的培训,相信大家对于小鼠的各种状态已经了然于胸啦~接下来就让小赛来考考大家吧!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