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急性应激反应,也称为战斗或逃避反应,是由交感神经系统介导的,在帮助动物对可能威胁生命的情况做出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 科学家在1月27日出版的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Reports(《细胞报告》)上报告说,对于实验鼠来说,最早的社会记忆可以在出生3天后形成,并持续到成年。
  • 在对国内外不同体制下实验动物管理机制发展形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现行管理机制优势,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与强化我国实验动物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灌胃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空白对照组SD大鼠出现1例雄性大鼠回肠黏液性腺癌。
  • 现将国内外有关改良右心导管法测量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从事该方面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思路。
  • 获取树鼬连接黏附分子A(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A JAM-A)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探讨JAM-A作为呼肠孤病毒受体入侵树晌原代肺细胞的作用机制。
  • CD28人源化小鼠能在免疫系统功能健全的小鼠中进行靶向人免疫检查点CD28的免疫肿瘤药物的体内功效评估和分析。CD28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 ,为T细胞特异性由二硫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表面糖蛋白,在啮齿动物的几乎所有T细胞、大多数人CD4+T细胞以及一半的外周血CD8+T细胞都有表达。对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Tc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都有免疫调节作…
  •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NHP)中,寄生虫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但是近两年,随着各种来源的动物进入市场,寄生虫感染又有反弹趋势,例如本号前文报道的疟原虫感染率(猴源疟疾,不容小觑)上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情况。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种非常常见的胃肠道寄生虫。
  • 各地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的接种工作正有序开展。从制备免疫源,到动物和Ⅲ期临床试验验证,再到批准生产上市、投入临床使用……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上市经过层层保障,始终走在世界前沿。
  • 观察和分析60Coγ射线辐射后裸鼹鼠心脏形态结构及组织生化指标变化,初步研究裸鼹鼠心脏在60Coγ射线辐射耐受方面的特性。
  • 观察SD大鼠自发性肿瘤发生情况,为开展新药致癌试验提供背景数据。
  • 哈尔滨医科大学潘振伟、杨宝峰团队发现了一种在心脏I/R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的lncRNA——lncCIRBIL。该研究揭示了lncCIRBIL在心脏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了探索lncCIRBIL在心脏I/R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委托赛业生物构建了lncCIRBIL心脏特异性过表达小鼠(IncCIRBIL Tg),并建立了心脏I/R损伤的小鼠模型。与野生型对照相比,ln…
  • 通过4种途径感染后检测5型腺病毒(Ad5)在C57BL6J体内的分布。
  • 针对高等院校实验动物管理的复杂现状,分析管理的关键要素,探索适合高校实验动物信息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智能化等优势,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
  • 研究幼龄SPF级SD大鼠自发性病变的发生情况,为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特别是儿科药物临床前评价研究提供资料。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