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Sirpα-CD47是一条重要的免疫抑制性信号通路。目前,多款靶向CD47的抗体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靶向Sirpα的抗体信息则相对较少。其中,赛尔基因 (Celgene)公司的CC-95251正处于phase I阶段,用来研究其单独使用并与西妥昔单抗(anti-EFGR)或利妥昔单抗(anti-CD20)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和血液癌的效果,该临床试验的预计主要完成日期为2022年…
  • 今天和大家见面的小鼠是实验室经常用到的小黑鼠——C57BL/6。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实验动物之一,C57BL/6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可是你知道C57BL/6、C57BL/6N与C57BL/6J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选择C57作为实验对象前,除了要了解C57BL/6的特点外,还需了解不同的亚系之间的差异,才能结合研究…
  • 食蟹猴作为一种高等模式动物,被广泛应用于脑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中。随着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遗传修饰的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将在生物医学研究和新药研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无论是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技术得到的转基因猴还是通过CRISPR-Cas9等分子核酸酶技术获得的基因编辑猴,其首建个体(F0)都存在嵌合突变现象,因而不能…
  • 这期我们重点阐述小鼠与人肠道结构组成上的差异,以及为什么存在差异,但应用无菌小鼠构建肠道微生物人源化小鼠模型仍然是进行人类疾病研究的有效方法?小鼠和人在生理解剖结构上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也是为什么小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的原因之一。虽然小鼠和人的胃肠道在解剖结构上也更加相似,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 使用裸鼠的同行们对牛棒状杆菌一定都不陌生,这种亲脂性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感染裸鼠后可使动物皮肤出现鳞状皮屑,即角化过度性皮炎或弥漫性鳞屑皮炎,且牛棒状杆菌极强的传染性、超高的发病率和难以彻底清除的特性使得动物设施管理者们头痛不已。
  • 我国科学家为主导,中外科学家共同合作,以狨猴为模式,首次用新方式对该非人灵长类动物全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和组装,为高质量基因组分析找到了新方法。该成果于4月28日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 放眼整个人类生命科学发展史,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动物的献身加速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揭示疾病机制的进程,它们为人类健康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一百年前一只来自北京的小仓鼠,直到现在还在为全世界的人类兢兢业业地制造治病良药。70%以上的生物制药和一些新冠疫苗就是这只小仓鼠细胞的工作成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只北京小仓鼠的故事。
  • 赛业生物新栏目《每周一鼠》上线啦,每周五更新,为大家讲解一个疾病小鼠模型的故事,希望对大家了解不同的疾病小鼠模型有所帮助。今天第一期内容和大家见面的是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模型。
  • 脊椎动物的心脏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对正常的心脏功能都至关重要。
  • 本文简要介绍国外大鼠和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的指标、方法和频率,结合我国微生物和寄生虫国家标准中要求的检测项目及实际检测情况提出建议。
  • 本文基于医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探讨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学案例,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举措,以期为广大医科院校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应用微卫星标记比较两个实验小鼠群体的遗传结构组成。
  • 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和评价及脑科学和生殖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三年实验猴的价格不断飙升,如今大有突破1万美元一只的趋势,并且出现了“一猴难求”的尴尬局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局面的发生呢?
  • 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H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实验裸腰鼠等啮齿类动物的检测。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