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豚鼠白内障模型

2025年06月10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豚鼠,体重250~400g雌雄兼用;药物:D-半乳糖,用灭菌生理盐水配制成为0.4%溶液,抽滤除菌备用。

2.造模方法  取实验动物,每天固定在右眼球球后注射0.4%D-半乳糖1次,每次0.2ml,连续17天左右。可造成白内障模型。检查晶体混浊情况,可采用以1%阿托品滴眼充分散瞳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豚鼠晶状体情况。

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如下:“+级”为晶状体透明,“++级”为晶状体后囊点状混浊”,“+++级”为晶状体后囊多条状混浊,“++++级”为晶状体后囊片状或环状混浊。模型造成后晶状体可见明显混浊,豚鼠血清LPO水平升高,血SOD活力降低。

3.造模原理  多种途径如口服、腹腔注射和球后注射给药,均可造成D-半乳糖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其形成机制均与醛糖还原酶对糖的代谢途径增强有关,晶体内多元醇通过开放生成量过多;同时,眼组织内抗氧化系统功能下降和氧化作用增强,导致晶体代谢功能异常,诱导或促使白内障形成。

4.造模后一般变化  空白组+级混浊度眼数为0,++级混浊度眼数为1,+++级混浊度眼数为9,++++级混浊度眼数为2。麝珠明目散可明显控制、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3%和6%麝珠明目散及吡诺克辛均能明显降低LPO含量。

5.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可选择豚鼠和大鼠,实验期间动物应进行正常喂养,自由饮水不加任何限制;严格掌握晶状体混浊分级标准,结果须经统计学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