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这些目前已被冷冻的胚胎含有来自北白犀和一个近亲亚种的DNA,并且可能被移植进“代孕母亲”体内,以获得混合了上述两个物种的动物。7月4日,此项工作在一篇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论文中得以报告。
  • 光感受器和其他视网膜细胞的丢失是导致失明的视网膜变性(RD)疾病的共同端点。视网膜移植是一种治疗受损视网膜细胞、改善视力的潜在疗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人类视网膜视网膜片的发展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移植到免疫缺陷视网膜退化的Rho S334 Ter-3大鼠。从胎儿眼(妊娠11~15.7周)视网膜片,移植至24~31周龄裸鼠视网膜下间隙。…
  • 7月2日,《Nature》子刊《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自然?生态学与进化)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evolutionary road from wild moth to domestic silkworm (从野蚕到家蚕的进化之路)”的研究论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8-0593-4)。
  • 7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将10只实验鼠送往国际空间站,通过90天的观测实验并与生活在地球上的10只实验鼠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动物在太空环境中体内微生物群的变化情况。
  • 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 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的抗体IgG。
  • 建立一种稳定、高自动化的明暗箱,为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
  • 研究人员在6月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说,在一个中国古墓中发现的古猿头骨可能属于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长臂猿,然而在过去的2000年里,这种灵长类动物已经灭绝了。尽管在这段时间里,其他几种灵长类动物也相继消失,但这种长臂猿将成为自上个冰河时代在距今12000年前结束后消失的第一种猿类。
  • 分析实验动物小鼠三种肠道病毒MHV、Reo⁃3、MNV生物样品的储运条件对病原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 涡虫(planaria)是一种比苹果种子还小的生物,虽然小,它却有一项令其他动物都羡慕的能力。如果把一条涡虫切成若干段,每一段都会重新生长成一条完整的涡虫。几乎所有其他动物都没有这种再生能力。而现在,研究人员找到了促成这种再生过程的细胞和一种的关键蛋白质。
  • 大鼠视网膜,年龄导致功能下降和特定神经元群体的丢失。研究了大鼠视网膜。独立于年龄(21天- 22个月),视网膜电图和视网膜体积及其层数在白化病中较小。在功能上,老化导致两个品系的视锥和视杆介导反应的损失。解剖上,细胞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为视网膜随时间呈线性增长;在神经节细胞层中没有观察到细胞丢失;只有在色素沉着的大…
  • 去年冬天诞生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已于近期离开育婴箱,正式“归队”同龄野生猴群。目前,姐妹俩健康状况良好,行为举止与野生猴并无二致,活力充沛。
  • 生物化学家追踪了这些蜜蜂“杀手”大脑中的化学物质。结果发现,一种在非洲杀人蜂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化学物,可以使不那么凶猛的蜜蜂变得“残暴”。而这些化合物也可能让其他动物更具攻击性。
  • Wolbachia是一类存在于包括绝大多数昆虫在内的节肢动物以及线虫体内的细胞内共生菌,通过母系传递给子代。
  • 探讨不同月龄系统性红斑狼疮MRL/lpr 小鼠免疫作用机制,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 总结分析2011年、2013-2017年实验动物病原菌检测能力验证活动情况,提高检测能力,促进能力验证活动开展。
首页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