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团队在自由活动小鼠无创超声神经调控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IEEE生物医学工程会刊》上。
  • 据日媒报道,日本中央大学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已经研制出能为手术中的猫进行输血的人造血液。研究人员称,今后的目标是在确认安全性的基础上将这种人造血液实用化。
  • 4月16日,记者从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首批体外受精犬(俗称试管狗)在北京诞生,此次共诞下2只公犬,4只母犬,采样送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检测,结果证实6只幼犬与受体母犬无血缘关系。
  • 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生物学家Robyn Crook说:“你在做手术,但你不知道这只动物是否还有感觉,或者你只是‘偷走了’它的反应能力。”研究章鱼、鱿鱼和其他头足类动物的研究人员经常面临这样的两难困境,在某些情况下,在实验室里研究这些生物存在伦理甚至法律挑战。但Crook现在已经证明,普通的酒精和氯化镁都是对该动物有效的麻醉…
  •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华蜜蜂采到有毒花蜜后虽然会中毒,但进化中渐渐表现出更高的耐毒性,并形成自我解毒和适应机制。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实验生物学期刊》上。
  •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如今已经发现了超过200种以前不为人知的病毒,此类病毒能够导致包括流感和出血热等在内的疾病。科学家同时还追踪了这些RNA病毒在数亿年前的起源,当时大多数现代动物才刚刚出现。
  • 2018年1月至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基地,盖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诞生了首批20代以上GGTA1 和β4GalNT 2双基因敲除克隆仔猪,经鉴定均为纯合敲除。这是首次在世界上近交系数最高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上敲除GGTA1 和β4GalNT 2 两个引起主要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基因,也是目前已知最高代…
  • 据国外科学网站Nautilus报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万诺夫试图创造一种介于黑猩猩和人类之间的遗传杂种,他用人类精子给雌性黑猩猩授精,或用黑猩猩和红毛猩猩的精子对五名女性志愿者进行人工授精,但均并未取得成功。
  • 虽然研究人员通常都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中饲养实验小鼠,但是一些免疫学家指出,添加适量的细菌能让小鼠模型更贴近人类的真实情况。
  •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瑞典一项新研究发现,鸟类识别地球磁场的能力可能与眼部的一种蛋白有关。
  • 植入大脑皮层的微电极已经被应用于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新型神经修复尝试中,但是由于在植入过程中脑内部组织及探针的影响,目前临床上的靶点定位精度不高,会造成不可预测的手术并发症。近日,凯斯西储大学受蚊子叮咬的启示,开发出一种新颖的植入微探针的技术。
  • 4 月 9 日发表在《癌症细胞》杂志上的对这两种癌症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的起源很相似。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相信,袋獾可能只是更容易患上这类疾病。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这些癌症的有效药物,并有可能用于拯救袋獾免于灭绝。
  • 4月5日在线发表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发现了2016~2017年在中国造成24000多头猪死亡的致命疾病是一种起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
  • 对广东省实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政府管理决策及社会对实验动物市场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 实验动物专家咨询系统是集国内实验动物领域专家智慧,充分发挥专家知识优势,以知识引擎等多种方式为咨询用户和专家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互动交流平台。 满足行业用户向资深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求助需求,破除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和障碍,挖掘专家知识并充分共享,为实验动物领域专家与行业从业者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共3015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