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科学家在15日发布在《生物学快报》的研究结果显示:猪,或者可以说所有的动物经过调教训练后个性会发生改变。
  • 我们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探索了胶原酶消化联合组织块培养法,以期建立出稳定、重复性好、细胞纯度高的小鼠脾脏MSC分离策略,从而为开展脾脏相关的造血和免疫学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本研究用螺杆菌属16S rRNA特异性引物的普通PCR方法,对我国人工繁育的两种猕猴群中的螺杆菌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确认螺杆菌在猴群中有感染后,进一步以幽门螺杆菌16S rRNA特异性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养殖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调查。 针对"猕猴螺杆菌"16S rRNA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我国猕猴…
  • 本研究即依据DB11/T828.3 - 2011中25对微卫星引物,对北京地区三个农大亚系小型猪的群体进行遗传构成分析,阐明农大小型猪三个亚系的遗传质量,从而为农大小型猪的生产繁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丰富地标DB11/T828.3 - 2011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
  • 在医学领域,全血IFN-Γ释放试验被证实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降低了成本要求,成为较好的辅助诊断方法。如能将该技术充分用于实验猴的检测中,则有望大大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效能。
  • 测定、分析本中心保存的6种常用SPF级大小鼠(SD大鼠、C57BL/6小鼠、BALB/c小鼠、NIH小鼠、KM小鼠、ICR小鼠)的主要繁殖性状。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现有子午沙鼠种群寄生虫的感染状况,有针对性的筛选有效药物及合适剂量驱除子午沙鼠体内外寄生虫,使子午沙鼠得到净化,为建立清洁级子午沙鼠种群奠定基础,为制定子午沙鼠寄生虫等级检测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 确定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地形信息对发展神经修复术有重要作用。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手随意运动的大脑皮质神经元解码已取得显著进步。然而,在科学文献中,很少有解码下肢随意运动与皮质神经元放电的报道。
  • 最新研究表明,日益衰老的倭黑猩猩可能也会从一副眼镜中受益——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梳理毛发。很多年迈的倭黑猩猩会在一臂之长的距离而非几厘米外为其伴侣梳毛。这种方式和上了年纪的人类通常把报纸拿远一点来阅读类似。这使得研究人员认为,倭黑猩猩可能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近距离的视觉。
  • 通过对Lewis大鼠下丘脑肾阳虚相关基因表达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进一步对Lewis大鼠肾阳虚体质进行研究。
  • 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进化发育学家Larissa Patterson表示:“对于由来已久的‘哺乳动物如何获得条纹’的问题,这篇论文给出了令人兴奋的新见解。”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生物学家Tim Caro强调,搞清明暗条纹进化的复杂机制对于理解生长与发育如何工作至关重要。Caro说:“这些研究人员完成了一些非常高质量的工作…
  • 主要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法研究NOD、SCID小鼠的动情周期及卵巢去势后阴道涂片变化,为今后利用该品系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 基因既可以通过DNA水平的复制,也可以通过RNA水平的复制来产生新的拷贝,后者又称为逆转录基因,产生的过程称为逆转录。有实验证明在哺乳动物中,逆转录基因由一种non-LTR类型的逆转座子介导产生,但是在其他动物中却并不明确。日前,中科院动物所张勇研究组在逆转座子介导的复制过程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基因组研究》。
  • 本文主要综述无菌猪的特性、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研究脂肪干细胞(ASCs)向内皮分化的能力,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比。
首页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共3011篇文章/共201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