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21复杂性状遗传CC小鼠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本文将对目前使用CC小鼠感染传染病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后呈现出表型多样性的研究报道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C小鼠对不同传染病的易感性,丰富我国传染病动物模型资源库,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有价值的前期参考。
-
2016-09-20不同来源高度免疫缺陷小鼠微卫星DNA遗传检测的分析对不同来源的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进行遗传背景的检测分析,旨在发现经遗传修饰的小鼠遗传背景是否符合近交系遗传特征。
-
2016-09-19姚永刚课题组解密树鼩为何可以缺失天然免疫重要基因RIG-I天然免疫是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细胞内抗病毒天然免疫过程的开启,有赖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于外源刺激的识别,产生大量的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补体和炎性因子等,广谱地清除病原微生物。目前公认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有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RIG-I样受体和胞浆DNA受体。其中,RIG-I样受体(RL…
-
2016-09-18巴贝西虫感染黑线仓鼠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建立巴贝西虫感染的黑线仓鼠模型,明确感染后黑线仓鼠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巴贝西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
2016-09-14复杂性状遗传CC小鼠与精准医学研究本文主要就CC小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药物评价个体化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
2016-09-13无菌猪生长、血液以及脏器相关指标的测定本研究对同日龄的无菌级猪(GF)和普通级猪(CV)的生长、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免疫球蛋白、脏器发育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为GF猪的使用提供基础参考。
-
2016-09-12GGTA1-/-五指山小型猪SLA I类基因分子特征及与HLA相似性分析明晰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GGTA1-/-)的五指山小型猪SLA经典I类基因分子结构特征及其与人HLA的相似性,对研究异种器官移植细胞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
2016-09-06大鼠的胡子,真的是用来判别风向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大鼠面部的胡须为其定位风源提供了关键线索,揭示了陆地哺乳动物可以随风而动的原因。
-
2016-09-06小鼠气管平滑肌原代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建立一种可靠的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及免疫组化鉴定的方法。
-
2016-09-05古老逆转录病毒给哺乳动物留下的双重遗产在此之前,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第十一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发现遗传自古老的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在哺乳动物的胎盘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揭示出这些病毒起源的基因可能也导致雄性哺乳动物具有更加发达的肌纤维。
-
2016-09-05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
2016-09-02科学家揭示金丝猴高海拔环境的遗传适应机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组与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利用二代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来自于金丝猴属四个物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的38个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群体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这一濒危灵长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演化历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高海拔环境的遗…
-
2016-09-01匈牙利科学家揭示狗狗能理解人的词汇以及语调2016年8月30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匈牙利罗兰大学Attila Andics研究员的一篇新的研究论文,研究报道犬类能分辨人类语言中的词汇和语调,它们是通过与人类所用的相似脑区做到的。
-
2016-08-31科学家培育三眼蜣螂:头顶长出单个复眼研究动物性状演化据国外媒体报道,三只眼睛的蜣螂听起来似乎像恐怖电影里的某种生物,但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培育这种昆虫的方法,目的是为研究动物性状的演化提供线索。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性状可能通过“征用”现有基因演化而来,即使这些基因已经用在了其他功能上。
-
2016-08-29鸟类眼睛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自然秩序科学家们从鸟类的眼睛、盒装的玻璃弹珠和其他匪夷所思的地方发现了一种神秘的排列模式。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