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属于DNA蛋白结合类亮氨酸拉链结构转录因子超家族,主要与cAMP等信号发生应答反应。Creb1基因编辑模型目前已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肌肉的研究。
  •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干细胞来源的类脑组织能与新生大鼠的大脑整合,还会影响行为。
  • 今天,赛博士将为大家讲解小鼠的肿瘤性疾病相关知识,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本期主要为大家介绍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肿瘤。
  • 呕吐是实验动物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呕吐既可以是疾病症状,也可能是治疗的副作用。
  •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10月9日,西南大学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
  • P2rx7基因是ATP能量代谢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编码上皮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外的ATP门控阳离子通道,能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影响炎症发生与癌症发展,是身体免疫调节的关键基因之一。P2rx7也参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调控,P2rx7基因编辑模型目前已应用于结肠炎相关癌症与神经系统的研究等等。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在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干预测试项目(NIA ITP)的寿命研究中使用的总共3276只UM-HET3小鼠的寿命遗传调节因子。
  • 鼠痘(Mousepox)是由鼠痘病毒(Ectromelia virus)感染引起的实验小鼠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 一个国际团队重建了所有哺乳动物最早共同祖先的基因组。相关研究9月26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 (IL-18)最初被描述为感染性休克模型中的干扰素γ (IFNγ)诱导促炎因子,它刺激T细胞增殖。与IL-1β一样,IL-18属于IL-1超家族,合成为生物活性为24-kDa的前体蛋白(pro-IL-18),缺乏分泌所需的信号肽。一种叫做caspase-1的细胞内半胱氨酸蛋白酶,也被称为il -1β转化酶,将pro-IL-18裂解成成熟的活性形式。
  • 上一期小赛可是花了大力气给大家讲解如何选择小鼠饲料,也给大家留了个问题:给咱们小鼠准备的无菌饲料,到底是是高压好还是高计量辐照好?
  • Nqo1基因是NAD(P)H脱氢酶(醌)家族的成员,该基因的突变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有关。Nqo1基因催化醌及其衍生物的双电子还原,包括偶氮染料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与正常组织相比,Nqo1在某些肿瘤类型中表达更高,目前已被用于开发生物还原性化疗制剂。与Nqo1相关的疾病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和结肠腺癌。
  • 讲到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可能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如果我们换个提法——“渐冻症”,相信大家都会恍然大悟并转而扼腕叹息。2014年的夏天,一场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渐冻症走进大众视野;前不久,被授予了“人民英雄”荣誉称号的张定宇决定捐赠遗体用于渐冻症研究的消息传出,更让不少人纷纷感慨医者仁心。
  • 灵长类动物兽医协会(APV)认识到,在某些生物医学研究中,需要给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使用马甲,更有利于研究。
  • 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奥胡斯大学生物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之间的合作已经产生了一群小猪,这可能推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研究和治疗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