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2【每周一鼠】Slc3a2基因敲除小鼠--应用于结肠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的疾病…SLC3A2基因是溶质载体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多种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内较高表达,并通过介导多种途径来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该基因的突变与肿瘤、代谢方面等疾病息息相关。
-
2022-09-21一次“预演”让东亚啮齿动物成功跨越全球降温事件“南亚啮齿类动物群与东亚和中亚同时代啮齿类动物群之间的明显不同,可能是古环境的差异造成的。”9月1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李茜说。
-
2022-09-20小鼠成长纪之八:泰泽的困惑为了验证这个大胆的假说的真实性,利特尔找到了泰泽,并提出与其合作,通过“华尔兹”小鼠与DBA小鼠杂交后得到的F1代自交获得的F2代来重新检验肿瘤移植容受性的遗传问题。
-
2022-09-14Gsk3b基因敲除小鼠——阿尔茨海默病及发育异常疾病等多方面研究模型Gsk3b基因编码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GSK-3β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于糖原合酶激酶亚家族,它是葡萄糖稳态的负调节因子,参与能量代谢、炎症、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凋亡途径。与该基因相关的疾病主要有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
2022-09-13灵长类动物协会兽医(APV)指导原则:非人灵长类动物伤口处理指南灵长类动物协会(Association of Primate Veterinarians)认识到,在群养和单笼饲养环境中,非人灵长类动物(NHP)会周期性地受伤。
-
2022-09-06小鼠饲料怎么选?想让小鼠健康长大,可少不了饲料的帮忙。现在市面上的粮看起来内容丰富,广告上介绍得天花乱坠,可哪个才是最适合我们自家小鼠的呢?
-
2022-09-06研究揭示羊膜动物大脑中神经元类型的分子多样性和演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脑科学研究所Gilles Laurent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羊膜动物大脑中神经元类型的分子多样性和演化。
-
2022-09-05国际最新研究:早期哺乳动物生长速度快、寿命短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项古生物学研究指出,恐龙时代后最早的大型哺乳动物,生长速度比现代同体型的哺乳动物快一倍,寿命相对更短。
-
2022-09-02Rptor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发育和衰老的关键信号通路mTORRptor基因是雷帕霉素蛋白激酶靶标(protein kinase target of rapamycin, TOR)的主要参与编码基因之一,编码雷帕霉素靶点复合体1(mTORC1)的其中一个亚基,是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生长与能量代谢的过程。
-
2022-09-01小白鼠尸体解剖观察实验本文尝试做了一次健康小鼠死亡后24小时剖检变化的记录,大家可以通过相应的躯体变化情况,来判断小鼠的死亡时间。不过,由于小鼠死亡后变化情况会有差异,以及不同人员观察角度的差异,本文仅供参考。
-
2022-08-31研究揭示灵长类动物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分子和细胞演化美国耶鲁大学Nenad Sesta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灵长类动物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分子和细胞演化。相关论文于2022年8月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
2022-08-31灵长类动物兽医协会(APV)指导原则:非人灵长类动物急性疼痛评估在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在对非人灵长类动物 (NHP)实施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时,需要采取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策略来缓解动物疼痛。
-
2022-08-30干细胞来源的合成小鼠胚胎生成据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包括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在内的联合团队描述生成了一种干细胞来源的合成小鼠胚胎。
-
2022-08-29最新《科学》研究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8月26日,《科学》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的可编程连接,并创造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体组型)的小鼠。
-
2022-08-26Science:出生前后视网膜活动波推动了小鼠上丘中触觉和视觉回路的分离在胚胎阶段,触觉刺激同时激活触觉和视觉的神经通路。出生后不久,这两条通路就会重组,允许对触觉和视觉进行单独处理。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