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唐世明研究员课题组在Elife发表题为“Clustered functional domains for curves and corners in cortical area V4”的论文。该研究应用清醒猴双光子钙成像技术,在皮层层面和细胞层面发现和证明了猕猴V4皮层中存在编码圆弧和角这类中等复杂度特征的功能区。
  • 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动物的科学作用,相关法律规定等,对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中"相关产品"进行法理分析和探讨,努力追寻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中提出"相关产品"本意。
  • 本文结合实验动物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需要践行的法治、系统化、创新和共享等四种思维模式。
  •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NLRP3及其突变导致的家族性冷自身炎症综合征。Nlrp3基因编码一个pyrin样蛋白,蛋白包含一个pyrin结构域,一个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结构域和一个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RR)基序。该蛋白与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PYCARD/ASC相互作用,PYCARD/ASC包含一个caspase招募域,是NLRP3炎症小体复合体的成员。该复合物作为NF-kappaB信号的…
  • 本研究对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评价。实践证明,BOPPPS 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度、专注度和成绩等方面更显优势,适用于小班教学。随着不断优化完善,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首个基因修饰的有袋类动物——负鼠。
  • 今天和大家见面的是Per2基因编辑小鼠。Per2基因不仅对维持和调节生物昼夜节律具有重要作用,Per2基因的表达和节律异常改变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Per2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靶标。“红鼠资源库”可以为您提供Per2敲除小鼠研究Per2相关的疾病,而且Per2全身性以及条件性敲除活体小鼠现在…
  •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炎性肠道疾病及其易感基因NOD2。CARD15是CD的主要易感基因,并且编码NOD2受体。克罗恩病相关的CARD15基因突变是否会导致NOD2受体功能的丧失或增强还存在争议,这种功能的改变可能通过哪些机制增加对CD的易感性仍在研究中。转染研究表明,CARD15突变导致MDP识别缺陷,细胞因子分泌变少和NF-κB不激活。然而,克罗恩病患者…
  • 前几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 “太阳能海蛞蝓”,它能够窃取所吞食海藻的基因,实现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维持生存的能量。
  •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BTK及其导致的原发性B细胞缺陷的典型代表疾病——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属于高度保守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TEC家族,也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BTK基因突变将会导致BTK蛋白合成受阻,使B淋巴细胞发育停止在前B细胞阶段,从而引起免疫缺陷疾病,如XLA,而BTK的过表达或BT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也会导…
  • 多项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而 Prnp-SNCA-A53T 帕金森病转基因小鼠是否也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对该模型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特征进行分析。
  • 非人哺乳动物细胞系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人源细胞一样,非人哺乳动物细胞在使用中也面临着错用、污染和变异的问题。 但与人源细胞相比,非人哺乳动物细胞受到的关注比较少, 细胞身份鉴定技术发展较慢。
  • 介绍了2014-2018 年江苏省及上海市部分机构普通级实验犬质量监督抽检及委托检测结果。
  • 液体疗法是实验动物兽医最常用、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许多疾病的主要或辅助治疗手段。
  • 本文针对研究生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实践,从动物福利与人文教育、标准化与课题设计、动手能力与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探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共3016篇文章/共202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